嗜热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干化特性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含水率过高,若处置不当,不但会占用大量空间,导致细菌大量繁殖,还会产生有毒气体和渗滤液严重威胁着大气和水环境,所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生物干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生物干化处理剩余污泥周期较长,启动较慢,分离筛选高效嗜热优势微生物,为强化生物干化工艺,提高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生物干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未消化脱水污泥中分离纯化筛选出嗜热优势菌株X13、 FX3、DF4、DB4、 Y10、XW5。经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等试验,鉴定嗜热菌X13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FX3为嗜热放线菌(Thermophilic actinomycete sp.)、Y10为栖热嗜油菌属(Thermoleophilum sp.)、DF4、DB4、XW5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通过将各嗜热优势菌剂接种至混合污泥,发现嗜热优势菌X13、FX3、DF4、DB4、 XW5、Y10对污泥生物干化效果均产生了明显促进。当干化进行至第2d时,接种各嗜热优势菌剂的污泥水分去除率开始明显高于空白试验。经过5d的生物干化,接种嗜热优势菌剂的污泥水分去除率,挥发性有机质物去除率和总氮去除率均高于空白试验,干化产物的生物稳定性得到了改善。对嗜热优势菌剂进行两两复配,将X13、DF4、DB4、Y10、XW5选为制备嗜热优势复合菌剂的菌株。通过20组均匀试验设计,对嗜热优势菌剂X13、DF4、DB4、Y10、XW5进行复配,经过为期5d的模拟生物干化,试验结果表明,20组不同比例的复合菌剂均提高了生物干化效率,当X13、DF4、DB4、Y10、XW5的配比为0.10:0.11:0.14:0.21:0.44时,污泥水分去除率为13.38%,故将此配比选为嗜热优势复合菌剂的优化配比。最后以沈阳市沈水湾(凌空)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原料,秸秆为调理剂,接种嗜热优势复合菌剂,采用间歇强制通风方式进行为期5天的生物干化试验,研究了嗜热优势复合菌剂对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嗜热优势复合菌剂可以将干化最高温度升至63℃,延长高温期持续时间。当干化进行至第3d时,混合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污泥挥发性有机质去除率为13.19%,提高了干化产物的生物稳定性。接种嗜热优势复合菌剂对污泥pH值无负面影响,在整个干化周期内pH值均维持在6~8,干化产物pH值符合土壤填埋标准,且较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优势嗜热菌株在干化初期较为活跃,消耗了更多的氮元素,经过5d的生物干化,总氮被降至3.17%,干化产物的总氮含量维持在可农用的范围内。生物干化有助于污泥中重金属向稳定形态转变,接种嗜热优势复合菌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干化产物生物毒性,钝化部分重金属。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多。200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485×108吨,2014年已迅速增加为1.786×108吨。当前,我国处理生活垃圾
目的:初步构建基于大健康的医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分析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医药产业的中药民族药产业、小分子化学药产业、生物制品产业、
文章基于澳大利亚碳税实施方案,立足碳税开征风险角度,分别从经济性风险、社会性风险和制度性风险等方面,阐述我国开征碳税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借鉴澳大利亚化解碳税开征风险
在登革2型病毒中国分离株(DEN243)的感染性全长cDNA克隆的基础之上,利用融合PCR技术构建衣壳蛋白基因缺失的全长cDNA.将其线性化并体外转录成RNA后,经电穿孔法导入宿主细胞获得缺
在静态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氟硅酸铵溶液对纳米ZSM-5分子筛进行了改性处理.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27Al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27AlMASNMR)、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