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项目的各个合作伙伴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基于理性的经济人假设,项目的各个合作伙伴会在各自的决策范围内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势必会损害项目的总体利益。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PPP项目的合伙人在两阶段参与时,私人部门不仅是该PPP项目的合伙人,而且还承担该PPP项目的建设施工任务(即私人部门在该PPP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扮演出资方、承包商这两个角色),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所存在的两个问题并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一,采用PPP模式的工程建设项目,当私人部门两阶段参与,既是PPP的合伙人同时又承担工程施工承包任务时,存在增大自己施工收益损害其他PPP合伙人利益的道德风险。基于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PPP项目管理机制设计问题。建立了业主、监理、承包商的质量控制决策模型,运用最优化原理,得到不同管理机制条件下各合伙人的最优收益分配比例、成本分摊比例以及业主、监理、承包商的最优质量控制水平,并通过算例计算分析,对常规PPP模式和三种施工承包人两阶段参与的PPP建设项目管理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第二,当私人部门两阶段参与时存在增大施工成本从而进行成本欺诈这样的道德风险,基于Shapely值理论,通过将影响成本欺诈程度的四种关键性因素(PPP项目的特性、政府部门对成本欺诈的审查能力、私人部门的商业信誉、成本欺诈的损失)考虑到shapely值法的成本分担中,求解得出修正后的Shapely成本分担值,使得成本分担的结果能够比较好的抑制私人部门的成本欺诈机会主义,更加合理地对PPP项目的成本进行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