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国际服务贸易作为一个经济领域开始受到发达国家的关注和重视。随后,伴随着发达国家成为引领全球产业布局的重心,它们经济结构逐步转型,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新格局,国际服务贸易也由此兴盛起来。近年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繁荣兴起,进一步加大了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目前,世界贸易中服务贸易额占比已经超过了总贸易量的40%,已成为全球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也都是金砖国家成员国,更是服务贸易大国。显然,印度是中国强有力的贸易竞争对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印度选择将第三产业作为本国优先发展产业,具备较强的优势。中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已成为中国外贸结构转型的重要依托。由此可见,两国在服务贸易上的竞争未来将更为激烈,因而对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水平有正确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写作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理论现实意义,对本文研究相关理论做了回顾和相关分析方法做了介绍,对与服务贸易竞争力有关的分析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MS)、麦凯利指数(MI)、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标做了简单概述。然后运用其相关指标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总体和行业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量上高于印度,但是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仍在逐年持续扩大,印度则一直保持服务贸易顺差;此外除了国际市场占有率中国略占优势外,其他指标与印度相比均处于劣势,其表明印度在行业发展方面和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方面都优于中国。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钻石模型,选取城市化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货物贸易出口额、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度四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选取服务贸易出口额作为被解释变量,代表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除了城市化水平与服务贸易竞争力呈负相关外,其他三个因素均与服务贸易竞争存在正相关。最后,从实证分析中得出的相关结论出发,提出了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措施。本文在尽量避免较大误差的基础上搜寻最权威的数据对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情况做研究与分析,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不足,在建模方面一些具体参数的选取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证方面,由于时间紧任务量大,所选取的数据均来源于相关的统计数据库,自己的实际调研较少,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指标和参数,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本文的实证结果仅代表个人观点。对于措施方面,具体措施的提出和分析与实证结果相对应,具体的内容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对于以上问题,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克服改正。
其他文献
要实现人生价值:一、贡献是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标准;二、人生价值的实现要确立崇高的价值目标;三、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把握时代价值观念变化的趋向;四、在拼搏中有效实现
如果我们被南海一叶障目,将刚刚起步因而尚不适应于远程着力的海上力量集中用于南海,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犯下“全线出击”和“两个拳头打人”的战略错误。    从5月一直持续到8月的美国与东南亚6国的“卡拉特联合军演”,至今已有15年的历史。但就在最近,这个每年都举行的双边常规演习却被马来西亚媒体异想天开地炒作成是东南亚6国与美国组成的“东南亚南沙集团”。东南亚一些国家窥视中国南海的野心,在2009年,中
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分析了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并以"数字显示抢答器"项目为例,探讨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实施"做中学"、"做中悟",实现理论教学
道德选择是道德价值进入实践层面的前提性环节,对于全部道德价值的实现意义重大。苏联伦理学中的道德选择,无论是在社会道德层面还是在个体道德层面都对道德实践具有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