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人体运动协调问题既是人体科学、运动控制、技能学习、康复医学、行为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又在人体工程学、机器人学、儿童技能发展、运动训练等领域具有较大应用空间。本研究欲通过对3-6岁幼儿“走”、“跑”、“跳”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定量研究,探索幼儿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规律,以及年龄、性别因素对幼儿协调能力的影响,为主动发展幼儿动作协调能力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为更好地指导幼儿的身体活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根据研究要求挑选3-6岁正常发育幼儿共170名,所有受试者均常规饮食,身体状态良好,无服药记录,在参加测试前3个月,所有受试者均未参加过专门的运动项目训练,也没有肌肉、骨骼的损伤史。充分的准备活动后,受试者依次按要求完成“走”、“跑”、“跳”动作,同时用高速摄像机进行拍摄。用SIMI—MOTION录像解析系统对运动图像进行数字处理,对输出的数据进行相关计算,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年龄、性别对协调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1)幼儿完成“走”动作时:3-4岁幼儿,男、女幼儿之间协调能力无显著性差异,4岁幼儿与3岁幼儿在肩—髋协调第二阶段、髋—膝协调第六阶段、膝—踝协调第四阶段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有更小的时相差角;4-5岁幼儿中,5岁幼儿在肩—髋协调第五阶段具有更小的时相差角,男孩较女孩在膝—踝协调第四阶段具有更小的时相差角;5-6岁幼儿,男孩较女孩在肘—肩协调第六阶段、肩—髋协调第六阶段、髋—膝协调第六阶段具有更小的时相差角。(2)幼儿完成“跑”动作时:3-4岁幼儿,年龄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男孩较女孩在肘—肩协调第一阶段、髋—膝协调第三阶段具有更小的时相差角,女孩较男孩在肩—髋协调第三阶段具有更小的时相差角。4-5岁幼儿,年龄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男孩较女孩在肘—肩协调第一阶段具有较小的时相差角。5-6岁幼儿,男孩在肘—肩协调第五阶段、髋—膝协调第二阶段、髋—膝协调第三阶段具有较小的时相差角,女孩在膝—踝协调第二阶段具有更小的时相差角。(3)幼儿完成“跳”动作时:3-4岁幼儿,4岁幼儿在髋—膝协调第二阶段、髋—膝协调第五阶段表现出更大的同相协调,女孩在髋—膝协调第五阶段表现出更大的同相协调。4-5岁幼儿,5岁幼儿在肘—肩协调第一阶段、肩—髋协调第四阶段具有更大同相协调,女孩较男孩在髋—膝协调第三阶段具有更大同相协调。5-6岁幼儿,6岁幼儿在肘—肩协调第四阶段、肩—髋协调第一阶段、髋—膝协调第四阶段具有更大的同相协调,男孩在髋—膝协调第四阶段具有更大的同相协调。结论:(1)幼儿完成“走”动作时:3-4岁幼儿之间未表现出性别差异,4岁幼儿较3岁幼儿的肩—髋、髋—膝、膝—踝协调能力都有所发展;4-5岁幼儿出现性别差异,男孩较女孩在膝—踝协调能力上表现更优,5岁幼儿较4岁幼儿肩—髋协调能力有所发展;5-6岁幼儿未表现出年龄差别,男孩较女孩在肘—肩、肩—髋、髋—膝协调能力更优。(2)幼儿完成“跑”动作时:3-4岁幼儿未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男孩在肘—肩、髋—膝协调能力比女孩较好,女孩较男孩在肩—髋协调能力更优;4-5岁幼儿未表现出年龄差异,男孩较女孩在肘—肩协调能力表现更好;5-6岁幼儿协调能力未表现出年龄差异,男孩在肘—肩、髋—膝、膝—踝协调能力都优于女孩。(3)幼儿完成“跳”动作时:4岁幼儿较3岁幼儿在髋—膝协调能力更好,女孩较男孩在髋—膝协调能力表现更优;5-6岁幼儿表现出较明显的年龄差异,6岁幼儿较5岁幼儿在肘—肩、肩—髋、髋—膝协调能力都有所发展,男孩较女孩在髋—膝协调能力上表现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