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黄檀幼苗对不同石砾含量土壤的适应性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科植物在喀斯特石漠化区域的生态植被恢复中潜力巨大。降香黄檀抗逆能力强,耐贫瘠,根系发达,有根瘤,是生态植被恢复中较有潜力的经济造林树种,但目前关于降香黄檀适应石漠化贫瘠环境的机理尚无研究。本文以降香黄檀(一年生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石砾含量土壤(石砾含量为0%、25%、50%、75%、100%)对降香黄檀幼苗形态、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0%石砾含量土壤为对照组),为进一步推广降香黄檀在南方石漠化地区的种植和促进广西喀斯特石漠化的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降香黄檀对不同石砾含量土壤表现出一定的生长适应性,50%石砾含量土壤较适于降香黄檀的生长。降香黄檀正常生长6个月和12个月后,50%石砾含量土壤处理株高增长倍数均最大。25%、75%石砾含量土壤处理株高增长倍数与对照(0%石砾含量土壤)无显著差异,但其地径增长倍数显著小于对照。(2)50%石砾含量土壤处理的降香黄檀植株生物量(干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25%、75%、100%石砾含量土壤处理降香黄檀植株生物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降香黄檀茎干重占植株总干重的比例随着土壤石砾含量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但根冠比随着土壤石砾含量的增加显著升高,一级根、二级根、三级根及总根系干重占植株总干重的比例随着土壤石砾含量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3)随着土壤石砾含量的增加,降香黄檀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其中25%、50%石砾含量土壤处理的降香黄檀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不同石砾含量土壤对降香黄檀植株叶片POD酶活性影响不明显,但对SOD酶活性影响较为显著,表现出随着土壤石砾含量的升高叶片SOD酶活性增强的趋势。(4)降香黄檀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且在11:00达到最大值。25%、50%石砾含量土壤处理降香黄檀植株表现出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对照。不同石砾含量土壤对降香黄檀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较大,降香黄檀叶片PS 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ETR)明显呈现出随着土壤石砾含量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5)降香黄檀为嗜钙植物,在高石砾含量土壤条件下,Ca、Mg、Zn元素含量较高,但在50%和75%石砾含量土壤条件下,降香黄檀植株P、K含量较低。不同石砾含量土壤对降香黄檀植株叶、茎、根中矿质营养元素分布的影响较大,且规律较为一致,随着土壤石砾含量的增加,植株叶和根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分布有增大的趋势,且根中矿质营养元素分布的增大最为显著,但茎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分布随着土壤石砾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6)在形态方面,随着土壤石砾含量的增加,降香黄檀叶片气孔有增大和变长的趋势。在50%石砾含量土壤条件下,降香黄檀植株的根系表面积和体积均最大,且根系体积显著大于其它处理组。在100%石砾含量土壤条件下,降香黄檀植株根瘤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且根瘤颜色较浅,较为饱满,与石砾接触的根尖部分,出现了明显的膨大现象。总之,降香黄檀具有极强的生长生理适应能力。降香黄檀植株通过增加根系根瘤数量、增加二级根和三级根比例、增大气孔长度、提高叶片SOD酶活性、增强光合能力和改变根部生物量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分配与积累等措施,使植株适应贫瘠的石漠化环境。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湖泊沉积物是氮、磷和有机质等污染物的重要积蓄库,在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沉积物中氮、磷和有机质的释放可能会造成湖泊水体的二次污染。东平湖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的一个重要蓄水湖泊,其沉积物的污染防治对调水水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摸清湖泊沉积物的污染特征是预防和治理湖泊水污染的重要前提,而目前关于东平湖沉积物中氮、磷和有机质的分布及释放特征的相关研究却很少,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东
混凝土是当今建筑业最重要的建筑材料。它的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面临的最大挑战。以往多采用破坏原有试件的宏观方法对混凝土的基本特性进行测试,但这种方法不能从混凝土的细观
带桁架转换层结构相较于其他传统的转换结构其研究和应用起步稍晚,虽然有着很多优点,但相关的理论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介绍了桁架转换层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并以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