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苯二胺/氧化石墨烯交联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gsmall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得到氧化石墨,采用超声剥离法对氧化石墨进行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GO);首先,将GO粉末作为前驱体,选取对苯二胺(PPD)为改性试剂及氮(N)源,采用水热回流法在不同用量比、反应温度下制备得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P-X、GOP-T);然后,以GO凝胶为前驱体、结合微波热还原制备功能化还原石墨烯(MNGP-X);最后,选取氨水(NH3·H2O)作为另一N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不同N源(PPD、NH3·H2O、PPD+NH3·H2O)N掺杂三维石墨烯(NGP-X)交联复合物,利用XRD、FTIR、Raman、SEM、TEM、XPS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与N掺杂三维石墨烯交联复合物进行表征分析,研究功能化作用过程中改性产物的结构、形貌及性能变化规律,揭示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GO与PPD用量比可以有效调控GO的结构及性能,在反应过程中GO可以同时被还原和N掺杂。随着PPD与GO用量比的增加,GOP-X层间距d值基本呈抛物状分布,先增加后减小;共轭结构则逐渐恢复,导电性逐渐增强;反应过程中PPD和GO之间存在非共价的氢键(C-OH…H2N-X)与离子键(-COO-H3+N-X),以及C-N共价键作用,且PPD中NH2与COOH之间的酰胺化反应先于与C-O-C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相应作用机理也被提出。此外,反应温度对PPD功能化GO具有显著的影响,在1090℃,随温度的升高,GOP-T层间距d值逐渐增大,片层平整度及片层层间位错堆叠紧密程度增强。在1070℃,PPD单体与GO通过非共价离子键(-COO-H3+N-R)和氢键(C-OH…H2N-X)作用,样品有序度变化较为缓慢;在90℃,PPD与GO通过共价C-N键作用,样品有序度变化显著。若以GO凝胶为前驱体,PPD作为功能化改性试剂,可以得到交联状改性产物,与GO粉末态参与反应时相比,利用GO凝胶得到的改性产物片层交联更为致密,片层上存在大量褶皱及螺旋状凹坑;且可以通过微波辐照实现对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快速还原,并随微波辐照时间的增加,样品结构缺陷减少,晶粒尺寸增大,而超级电容性能则显著下降。采用一步水热法,选取PPD、NH3·H2O及PPD+NH3·H2O作为N源均可以实现石墨烯N掺杂,适量的PPD与NH3·H2O均有利于N掺杂石墨烯交联复合物的形成。PPD改性有助于石墨烯片层间交联与连续凹坑的形成,NH3·H2O的添加有助于石墨烯片层的有效分散及孔洞形成;将PPD+NH3·H2O作为N源时,通过调控PPD与NH3·H2O的配比,可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不仅有效缓解石墨烯的团聚,增大三维石墨烯的比表面积,而且得到的三维石墨烯具有连续有序的大孔。在最佳配比(即确定GO与PPD质量比为2:1,并利用NH3·H2O调节溶液pH=10.6)下获得的N掺杂三维石墨烯气凝胶NGP-10.6,N原子百分含量高达7.81%,体密度可以达到5.24 cm3/g;卷曲褶皱状的片层相互交联呈多孔状网络结构,形成的大孔直径在几微米至几十微米,且孔壁连续,在0.5 A?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高达788 F?g-1,显示出优异的超级电容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用强激光直接辐照和弱激光辐照辅助电化学刻蚀方法在硅锗合金薄膜上形成多种低维量子结构。本文围绕着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探讨不同的实验条件,对形成低维量子结构的影响;二是研究了低维量子结构所对应的光致荧光谱,并分析其产生机制。利用SEM技术研究了实验条件与低维量子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1)用强激光(功率为75W,波长为1064nm)直接辐照硅锗样品,激光散焦时会在硅锗合金薄膜上形成锗量子点结构。
一直以来,为了实现对眼睛各项光学参数的精确测量,以帮助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人们致力于各种方法和仪器的研究。其中,瞳孔测量仪器和设备,对多种疾病的诊断、眼科手术以及疗
学位
材料的结构和组分决定了其物理性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材料计算是研究这种结构-功能关系的重要方法。本文选取了一组具有相似结构的偏锑酸盐MSb2O6(M=Ca,Sr,Ba)及PbSb2O6,采用第
纳米材料由于受量子尺寸效应、介电限域效应、表面效应和局域场效应等的影响,而具有比体材料大得多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尤其是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集无机、
学位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GaN以其宽的直接带隙、高电子迁移率、高热导率、高击穿电场等卓越性能被广泛研究。随着更多光电器件的微型化发展,GaN基微纳器件受到高度的重视,其
本文以微晶硅薄膜的沉积速率为重点,以优化沉积条件、提高微晶硅薄膜的沉积速率为目标,通过射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和甚高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VHF-PECVD),系统地研究了沉积气压、射频功率、气体流量及硅烷浓度等沉积条件对薄膜的沉积速率、晶化率、择优晶向、晶粒大小、表面形貌、结构演化的影响,并对等离子体成膜机理、薄膜机构演变机理做了初步的探究。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A.在射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