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资对江苏省大气污染影响的比较分析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快和全球环境污染的加剧,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研究成为学术界热点,国内外学者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广泛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影响东道国环境质量并由此形成诸多假说。改革开放30多年,江苏省引入大量外资并实现了经济的飞跃式发展。然而,外资在提高人均收入和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近几年“雾霾”现象多次成为新闻焦点,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板,通过现状描述、理论分析与计量实证相结合,来探究内资与外资对江苏省大气污染影响的差异。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相关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外资与内资对环境影响的文献综述,有关外资对环境影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污染避难所”假说为代表,即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恶化东道国环境质量;第二种观点以“污染晕轮效应”为代表,即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改善东道国环境质量;第三种观点以分解效应理论为代表,即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环境质量的影响是综合的。此外,有关内资对环境影响通常认为内资对地区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然后描述江苏省二氧化硫排放和利用内外资的现状,并围绕内资与外资影响环境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内资与外资对地区环境质量的影响可正可负是不确定的。而后文章在经典的Grossman分解模型中纳入环境规制效应,并按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对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进行细分,选取2002-2014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内资与外资对江苏省大气污染影响的差异。通过上述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内资给江苏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带来了正的规模效应、负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不显著,而外资给江苏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带来了负的规模效应、正的结构效应和负的技术效应,总的环境规制效应不显著。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结果和江苏省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首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支持高清洁度和高技术含量的项目,提高外资企业坏境标准;其次,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外资企业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设立研发部门进行清洁技术以提高内资企业技术;最后,完善环境法规体系、加大污染惩罚力度以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行,中国国内沿线城市纷纷提出开放口号,争创新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同时,随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国
基于IGC规则中的加速度椭球分析法,首先对薄膜型LNG船液货舱内部压力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推演展开;其次,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接着对大型薄膜LNG液货舱内部压力进行了计
内陆港的建设与发展对于运输网络中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因此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内陆港的大规模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发挥地其优势,但是也出现了部分内陆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