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青属是以中国为主要分布中心之一的重要植物资源,可作园林观赏,兼有药用、饮料作用。该属多数植物常绿、耐寒性强,具有向较高纬度的亚热带北缘和暖温带南缘引种的潜力,同时其自身可观果、观叶,有着良好的景观价值,是值得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本研究主要以冬青属植物中的常绿树种为研究对象,重点通过外源激素在插条扦插生根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分析以及激素处理后插条内氧化酶活性分析对冬青属植物的扦插繁殖技术进行研究,对9种冬青树种在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其与抗旱性间的相关性,同时通过南京地区已引种冬青属植物的露地栽培观察以及相关文献整理,对适于本地区开发利用的该属植物进行了列举。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不同外源激素的不同浓度对于不同种冬青的插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不定根根数增多、最长不定根增长上;由于不同冬青自身遗传特性差异造成的生根能力不同,使得外源激素施加后,对生根的效果产生差异,如对于易生根的枸骨作用效果不如本身难生根的冬青明显;对于外源激素的浓度效应,本试验说明低浓度具有明显的加成作用,而当外源激素浓度过高时表现出负效应。 2.通过不同冬青插条内3种氧化酶活性的分析比较,发现易生根的冬青属植物插条体内具有较高的多酚氧化酶(PPO),而较难生根的冬青属植物插条内过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含量较高,且在插条生根的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结合生根过程中的形态观察推论:将插条内3种氧化酶活性高低和插条的生根类型作为衡量冬青属植物生根难易的参考标准。 3.选用9种南京地区自然分布或已引种成功的冬青树种在干旱胁迫下测定其生理指标,结合生长情况观察,结果显示电导率、超氧化物酶(SOD)、丙二醛(MDA)活性与抗旱性有较好相关性,叶绿素、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与抗旱性相关性不明显。通过实验,初步得出所选冬青树种的抗旱性,‘长叶’阿尔塔冬青(Ilex×altaclarensis‘Belgica Aurea’)、兰冬青‘兰少女’(I.×meserveae‘Blue Girl’)、钝齿冬青(I.crenata Thunb)较强,冬青(I.purpurea Hassk)、大叶冬青(I.latifolia Thunb)次之,大别山冬青(I.dabieshanensis K.Yao et M.P.Deng)、全缘枸骨(I.cornuta var.fortunei S.Y.Hu)、金宝石(I.crenata‘Golden Gem’)较弱,以龟甲冬青(I.crenata var convexa Makino)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