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返回抑制是在注意提示(attentional cueing)效应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的。被试检测被提示位置靶子的反应时要比检测非提示位置靶子的反应时短,在这种现象被称为注意提示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线索呈现与靶子出现之间的时间间隔(stimulus onsetasynchronies,SOA)较长时,检测提示位置的靶子反而出现了反应时上的损失,这种现象被命名为“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返回抑制实验可以划分为线索呈现和/或靶子呈现两个阶段进行研究。本研究以大学生本科生为被试。实验材料是在中央注视点两侧各安排三个方框,分别为外侧方框、中间方框和内侧方框。实验的线索和靶子均为方框的闪烁,要求被试对靶子做又快又好的反应。本研究只考察中间方框的反应时,所有实验均为2×3×2被试内设计。实验一考察了注意移动方向对返回抑制的影响,实验二考察了靶子位置增多和注意移动方向对返回抑制的影响;为检测靶子位置的增多对返回抑制的影响,把这个因素作为组间变量,将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一与实验二中都出现了注意移动效应,并且不受靶子位置数量增加的影响而比较稳定出现;靶子位置的增多只是同时使线索化位置和非线索化位置检测靶子的反应时下降。这说明靶子加工阶段靶子位置的增多降低了线索化位置和非线索化位置存在的一种共同的抑制成分,这与线索化呈现阶段注意移动对返回抑制的影响方式不同。线索化阶段的注意与靶子加工阶段的注意对返回抑制的影响存在不同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