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家治疗痛经用药方剂计量学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x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古代医家治疗痛经用药特点进而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分别选取古代医家治疗痛经临证处方和非临证处方共计480首,采用方剂计量学方法统计药物味数、用药范围、四气五味、归经、功能频次等指标,并进行药物同用度指数计算和聚类分析;同时,对清代医家治疗痛经医案资料中止痛药的运用做了深入分析。结果:1.在历代治疗痛经高频用药中当归均位居第一位,宋以前大黄、水蛭、肉桂、干姜较高;自宋金元至清起香附、延胡索、木香、莪术等使用频次显著增高。清代医案高频用药中无熟地黄,而医论中熟地黄出现频次较高。2.宋以前治疗痛经用药,以寒性为最多,自宋金元至清代温性药显著高于寒性;历代药味均以苦、辛、甘为主:各代归经均为肝、脾、心经为主。宋以前补药比例较小,自宋代至清代补药增多,并且以补血药为主。3.通过同用度指数计算和聚类分析得出一些常用药对和药组,如白芍和熟地;肉桂和莪术;延胡索、当归、香附;四物汤等等。4.清代医案常用止痛药为当归、香附、延胡索等。药性以温热最多,药味以辛、苦、甘味为主,主归肝、脾、心经。止痛药的功能以行气活血类为主。结论:宋以前医家用药活血散寒为多,宋金元起至清代开始重视行气止痛药的使用,明代和清代医论中常用四物汤,但是医案中很少使用熟地黄,而是以行气活血止痛为主。各代医家治疗痛经常用药物及其运用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游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在自由的课堂游戏氛围中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Tightrope带袢钢板双束重建喙锁韧带与切开双EndoButton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的31例经全关节
如今成功利用体育营销以实现本企业市场价值提升的主企业要是国外知名企业。然而,体育营销重要性愈来愈突出,加之我国企业的体育营销观念也在持续变革,我国企业对于体育营销的重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入住ICU的130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脓毒症和是否伴有休克分为非脓毒症组(n=65)、脓
目的:研究椎体压缩性骨折疾病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02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