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轻瘫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专家问卷调查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nay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专家调查问卷,开展胃轻瘫的腧穴优选和配伍规律研究,有利于理清腧穴配伍选穴思路,提升针灸治疗胃轻瘫的临床疗效,为胃轻瘫的腧穴优选方案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通过在全国针灸治疗胃轻瘫的专家中开展问卷调查,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等软件,对针灸治疗胃轻瘫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本研究显示,针灸治疗胃轻瘫“同功穴”的前10位腧穴分别为足三里、中脘、胃俞、内关、脾俞、天枢、上脘、公孙、三阴交和下脘;经脉选择上,以选取任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取穴部位上,以胸腹部、下肢部和腰背部腧穴为主;特定穴选择上,以交会穴最多,其次为募穴、背俞穴,五输穴(胃经合穴为主)再次,络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和八会穴中的腑会也较多;腧穴配伍主要以中脘与足三里,胃俞与足三里,胃俞与中脘,内关与中脘,内关与足三里,胃俞、中脘与足三里,内关、中脘与足三里,脾俞与足三里,脾俞与胃俞,脾俞与中脘,脾俞、胃俞与足三里,脾俞、中脘与足三里,脾俞、胃俞与中脘为主。  结论:针灸治疗胃轻瘫腧穴优选是根据病症情况,具有循经选穴、局部选穴、临近选穴、远端选穴和重视特定穴进行选穴的规律。针灸治疗胃轻瘫腧穴配伍具有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三部配穴法、交会经配穴法、合募配穴法、俞募配穴法、背俞穴与下合穴配穴法和络穴与募穴配穴法的规律。
其他文献
提出了光纤光栅啁啾化传感概念和传感机理,将光纤光栅微观分解为栅区长度范围的许多具有独立感知能力且彼此关联的有效作用子栅集,表述了有效作用子栅集与待测环境场空间梯度
目的:探究中药小复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含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而揭示中药小复方防治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阳性药组,采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前后心电图Ⅱ导联S-T段抬高的幅度,血清中CK-MB含量、以及血流动
以半导体光放大器为非线性元件的双环耦合全光缓存器(DLOB)为基础,实现了速率为2.5Gb/s双波长数据的并行缓存。不同波长光信号合成后的功率随机波动,导致由半导体光放大器交
目的:观察清热消银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清热消银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80例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治疗组43例,内服清热消银汤联合穴位埋线,对照组37例,内服复方青黛丸,疗程8周。通过观察皮损分布范围、红斑严重程度、鳞屑多少、浸润程度及瘙痒程度等的变化来判定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