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症(简称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全身性骨骼疾病。目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在世界常见多发病中跃居第7位,骨质疏松症已是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国内外对骨质疏松症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以其整体调治、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骨质疏松症是由骨代谢的缺陷导致。成骨细胞在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体外成骨细胞培养可观察到药物对成骨细胞的直接作用,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作为筛选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方法。
本文研究骨碎补总黄酮、(骨碎补+淫羊藿)总黄酮、[(骨碎补+淫羊藿)总黄酮+黄芪水提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采用胰酶-胶原酶消化法从新生大鼠颅骨获取成骨细胞,进行原代、传代培养,取经过鉴定后第三代细胞作为实验模型。将不同浓度的含药培养基及纯培养基与第三代成骨细胞共培养,分别用MTT法观察药物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波长492nm处的OD值表示)和氨基安替吡啉法观察药物对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用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示)。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胰酶-胶原酶消化法,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可获得比较纯化的成骨细胞。加药培养24h、48h、72h后测定细胞增殖结果显示:骨碎补总黄酮、(骨碎补+淫羊藿)总黄酮100μg/mL、50μg/mL在与成骨细胞作用24h,48h,72h后能显著促进其增殖;[(骨碎补+淫羊藿)总黄酮+黄芪水提物]100μg/mL在与成骨细胞作用24h,48h,72h后能显著促进其增殖。加药培养72h后测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显示:骨碎补总黄酮200μg/mL、100μg/mL、50μg/mL印制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分泌,12.5μg/mL、6.25μg/mL的则促进其碱性磷酸酶的分泌。(骨碎补+淫羊藿)总黄酮200μg/mL、100μg/mL、50μg/mL抑制其碱性磷酸酶的分泌,6.2μg/mL则促进其碱性磷酸酶分泌。[(骨碎补+淫羊藿)总黄酮+黄芪水提物]200μg/mL、100μg/mL、50μg/mL、 25μg/mL、6.25μg/mL抑制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分泌,12.5μg/m则促进其碱性磷酸酶的分泌。三种受试药物能够促进体外细胞早期的增殖,较高浓度抑制了成骨细胞早期分化,较低浓度则促进了成骨细胞早期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