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自动混淆技术在脚本源程序加密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软件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变得更加高涨,从而更激起了人们对软件保护技术的研究热潮。防篡改技术、代码混淆、软件加密、软件水印和数字指纹等都是目前比较常用的软件保护技术。代码混淆技术是一种保留语义的程序变换技术,使得变换后的程序和原程序相比在功能和行为上相同或相近,但使变换后的程序复杂度高、可读性差,增加了攻击者分析程序的难度,使攻击者难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达到保护软件的目的。本文针对代码混淆技术在脚本源程序中的应用进行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根据常见的多态混淆算法设计原理,证明了基于脚本的混淆算法的等价性,并提出了面向PHP脚本语言的多态混淆算法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提出了通用的基于脚本加密的代码自动混淆系统框架模型,并给出了代码混淆系统的形式化描述,该混淆系统主要包括用户接口模块、预处理模块、混淆算法管理模块及混淆算法执行模块四部分组成,此系统实现了混淆算法的集中管理及动态选择调用的功能。为了深入分析混淆转换的性能指标,本文拟分别从转换的正确性、多态性、可读性、隐蔽性、额外执行开销和不确定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重点对程序不确定度作了详细研究,给出了程序不确定度测量的数学计算方法和具体实现方案。本文可为基于脚本的多态混淆算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任何驱动器下或者文件夹中,只要依次点选“工具”—“文件夹选项”(如图1),都可以打开“文件夹选项”窗口(如图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CRS-CCR和VRS-BCC 2种模型,对2013—2015年5家医学期刊运行效率进行测量和评价,在系统复习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及数据包络分析结果,提出
通过人工拌和击实的方法制备氯化钠污染黄土状粉土,对其压缩变形特性进行室内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氯化钠污染土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初始孔隙比e 0都比同含水量下未污染土的
“家园共育”是我国社会的热点话题,它将家庭、家长、孩子、幼儿园与幼师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真正做到了信息的共享与优势的互补。作为我国幼儿启蒙教育的一大创新,它为幼儿教育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等。作为第一线的教师,作为学校能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完善留守儿童管理机制,对缺乏家庭温暖的留守儿童给予关
背景:胆道良恶性狭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两者临床症状相似,病变部位不易直接观察,相关检查手段判断良恶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病理诊断是金标准,但标准的胆道刷检的阳性率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