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革命思想探析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zi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瑾是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妇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作为中国近代一位杰出的女革命家,她的革命思想是她在生活实践和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理论思想。   秋瑾生活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她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的普通妇女,迅速转变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她的转变和成长有着典型的意义。我们加强对秋瑾的研究,对我们进一步认清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以及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用历史学概念和理论对人物的思想进行研究,这种从历史学角度来研究思想,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方法。文章用历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运用历史的、逻辑的等方法对秋瑾在生活实践和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对社会问题、妇女问题、教育问题等有关的革命问题,进行陈述和分析,尽可能客观地再现、评价她的革命思想。   她的革命思想体现着“新”与“旧”的时代的特点。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她讲究切合社会实际的革命理论与实践。从目前能涉猎到的研究成果看,大多集中在秋瑾妇女解放思想、教育思想等方面,而对她的革命思想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围绕秋瑾的革命思想,从以下五个部分作进一步的探讨。   第一部分,主要叙述秋瑾的生平、目前学术界研究动态及本文研究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第二部分,秋瑾革命思想的形成。秋瑾革命思想的形成,是社会与时代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本文主要从家庭、朋友及社会与时代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第三部分,秋瑾的家庭革命思想。秋瑾的家庭革命思想是她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和广大妇女悲惨命运的现实中形成的。本文主要从革命前秋瑾思想发展的脉络、与家庭的决裂、男女平权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四部分,秋瑾的政治革命思想。秋瑾的政治革命思想的产生是时代的需要。通过舆论、组织为革命、教育实践为革命、光复、起义为革命等几个方面来叙述了秋瑾的政治革命思想。   第五部分,结语部分,主要叙述了秋瑾的家庭革命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意义、秋瑾的政治革命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意义及秋瑾革命思想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筵席是一种高级的宴饮形式,是饮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目前,学术界对饮食文化的研究较为活跃,但对于作为饮食文化组成部分的地域筵席民俗的研究尚较欠缺。并且在现有的研究中,介
本文对范源濂与清末民初的教育变革进行了评析。范源濂是近代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既富有教育理念又长于实践的教育家。他早年求学于长沙时务学堂,受教于梁启超,戊戌变法失败后又留
本文在总结齐国陶文的研究现况的基础上,对部分齐国陶文文例进行了考释研究,并与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印证,论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官、私制陶手工业状况,及当时的社
在明代贵州所设置的官学之中,包含有府州县司学和卫学,他们一同教化当地,共同作用于贵州文化,在这其中,卫学的作用尤为显著。其在贵州官学中所占数量众多,设置时间较早,占据交通要道
内务条令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经常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官兵良好的衛生习惯,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晒衣服被褥。
祁韵士开创了我国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新领域,使其身后的西北史地研究在道咸年间成为“显学”,成为晚清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徐松、张穆、魏源等人在治学门径与方向上,均受
近代中国三农问题十分严重,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一大因素。民主革命家孙中山为民族自强、人民解放而努力寻求三农问题的解决。他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深入探索了近代中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