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段共聚物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y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合成的控制主要是指对聚合物结构和聚合物分子量的控制。活性自由基聚合不仅可以合成分子量分布极窄的聚合物,也能很好的控制聚合物分子量,同时,利用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还能容易地获得预定结构和序列的嵌段共聚物,因此,活性聚合方法成为高分子科学中非常热门的课题。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是实现活性聚合的一种颇为有效的途径,可实现众多单体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液中,能自组装形成不同的形貌,如纳米线、圆筒柱形、核壳形、球形,因此,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形貌控制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实现BAB型嵌段共聚物分子聚集体多形态的发生与控制,不仅在两亲分子自组装基础方面具有意义,而且在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纳米材料与块体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如在磁性、超导、光学、电学、相变温度等方面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能,尤其是纳米半导体材料,其特殊的光电性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复合材料既能保持原组成材料的重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把各组分的性能相互补充,从而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许多优异性能,如比强度和比模量高、化学稳定性优良、高温性能好以及其它特殊性能。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对聚乙二醇2000(PEG2000)进行端基转化,得到了双溴封端的聚乙二醇,作为大分子引发剂,CuBr/bpy作为催化体系,在110℃下实现了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系列聚乙二醇/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并对其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能很好的催化苯乙烯的聚合反应,聚合物分子量Mn随着转化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分子量分布指数(PDI)随着转化率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并保持较低的水平(PDI<1.19)。 2.对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PMEG2000)和聚乙二醇2000(PEG2000)进行端基转化,得到了单/双溴封端的聚乙二醇,作为大分子引发剂,CuBr/bpy作为催化体系,碳酸乙烯酯为溶剂,在70℃下实现了丙烯腈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了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丙烯腈二嵌段共聚物和聚乙二醇/聚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并对其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能很好的催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对患有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其临床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8-2019.8期间接收的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患者共计80例,患者入院后对其采取了不同
目的:探讨并分析“鲶鱼效应”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护理质控中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医院健康管理中心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体检的医护人员共计50例设为常规
目的:研究和分析血站采血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采血站在2019年2月-2019年8月收录的154名无偿献血者进行研究,并且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各77例
目的:对于将无缝隙护理管理应用于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选组2017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对其临床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共计
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普外手术患者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老年普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6例,对照组66例.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模式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纳入我科在2019年1--10月收治的98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49)的护理措施为优质护理,参照组(n=49
目的:通过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电切术后的护理干预,随后进行整体效果的探究.方法: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前列腺癌患者,共计患者人数8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查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对脑梗塞携带胃管出院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09月--2019年09月以本院接收的70例携带胃管出院的脑梗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