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蠊共附生放线菌的分离、活性筛选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ken_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产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许多常用的临床药物均来自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其中放线菌(Actinomycetes)在产生抗生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大约75%的抗生素都是由放线菌产生。从动物共附生微生物可以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的化合物。而昆虫共附生放线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有可能对新药的研究及解决抗药性问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论文对采集自厦门大学学生宿舍的蜚蠊进行体内(分为肠道和其他内脏)共附生放线菌的分离,共分离到50株放线菌。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
其他文献
兔巴氏杆菌病(Rabbit Pasteurellosis)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不同年龄兔均可发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严重影响养兔业的发展。本研究建立了兔巴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