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身份的恰当定位与一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紧密相连。而得体、适宜、理想的国家身份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础。国家身份是通过一定的话语策略或话语方式来建构和表达的。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需要在国际社会上表明自己的角色与地位,同时通过国家话语去建构合适的国家身份对中国的发展也是一个迫切的要求。作为外交活动的一种重要载体,外交发言是建构国家身份的重要方式。而在发言中,那些表明立场态度的话语被恰当使用时,它们在国家身份的建构中将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根据海兰的立场系统,立场可以被用来表达态度、情感、判断或评论并且立场标记语被认为是语言选择的一种。因此分析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人话语中的立场标记语是探讨国家身份建构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外交部发言人话语,总共267场例行记者会,并自建语料库,所有研究语料均来源于中国外交部官网。研究对象主要为向国内外事务表明中国态度的立场标记语。研究者以Hyland的立场分类模式为理论框架并结合顺应论来分析外交部发言人话语中立场标记语对国家身份建构的情况。本研究主要就以下问题进行探讨:(1)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运用了哪些立场标记语来建构国家身份?(2)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通过立场标记语可以建构哪些国家身份?(3)在顺应不同国家身份的建构中体现的语言特征是什么?(4)在国家身份建构中,社会和文化因素起作用吗?如果有,是如何影响国家身份建构的呢?通过自建语料库,本研究主要利用语料库分析技术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层面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定量分析主要借助语料库分析技术如高频词、主题词和搭配,以展现外交部发言人话语中对不同立场标记语的选择。定性分析主要通过语料库索引行分析和顺应论来分析和解读国家身份的建构类型、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表明:(1)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主要运用了模糊标记语、确定表达语、态度标记语以及自我提及语4类立场标记语来建构国家身份,其中确定表达语和态度标记语为主要的使用语言方式;(2)通过运用不同的立场标记语,发言人主要建构了世界秩序建构者、和平维护者、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者以及世界共同发展的合作者四种国家身份;(3)为顺应不同国家身份的建构,语言的可变性、功能性和协商性在发言人话语中被发现;(4)在国家身份建构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对国家身份建构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当今全球化以及中国不断发展强大的进程中,中国的立场态度需要被国际社会深入了解。通过分析和探讨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话语中立场标记语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情况,本研究旨在为国家话语体系建构及身份建构提供一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该研究也为我们国家发言人如何合理采取有效的话语方式和策略提供了参考,从而来面对和减少来自国际言论的不利影响,增强国际话语权,塑造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