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治. R. R.马丁是科幻和奇幻文学界最优秀的代表作家之一。自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1971年发行以来,文学界对马丁的评论越来越多。作品中对奇幻元素、多角度叙述手法和心理分析等的运用也使他们获得了大量的关注。然而其中鲜少有关于马丁的著作《冰与火之歌》的研究。饱受西方神话文学熏陶的马丁,借助于神话因素来使他的作品更加形象生动。是马丁在作品中擅长运用圣经以及神话因素,这也是他能吸引和打动读者的要诀之一。本文尝试以荣格,弗雷泽和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用《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的人物,母题和叙事结构与马丁的代表作《冰与火之歌》的联系为切入点,找出《冰与火之歌》这部系列小说中的神话原型,并分析这些神话原型对该小说创作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马丁对神话原型运用的写作意图以及对人性的探索。本文通过神话原型理论,试图对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原型,母题原型和叙事结构作一个系统并深入的研究。本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作者乔治. R. R.马丁以及他的作品,对《冰与火之歌》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陈述了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来分析该小说的可能性,继而阐明了本文的选题动机和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所运用的理论,首先分析了神话原型的概念,然后介绍了此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此领域三位杰出的评论家。第三部分通过艾德,布兰和丹尼莉丝这三个主要人物来分析了《冰与火之歌》中的人物原型,其中艾德是权力游戏里的替罪羊,布兰则扮演着先知的角色,丹尼莉丝是大地母亲原型。第四部分主要讨论了《冰与火之歌》追寻原型的母题。马丁稔熟圣经和希腊神话,并擅长发掘和运用神话原型中的象征意义来达到他的写作目的。他在《冰与火之歌》中借用尤利西斯的故事来体现书中四个主要角色的追寻之旅。出色地用追寻这一母题来体现小说寻找自我,探索人性善恶的主题。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一书中描述了四种超越文类的叙述成分,即喜剧,浪漫故事,悲剧与反讽和讽刺,此论文将分析后三者是如何被运用到《冰与火之歌》文本中的不同情节叙述里。通过第五章尝试性的探索发现文本各个情节安排都与其相应的叙述结构相吻合。因此本文得出如下结论:马丁在《冰与火之歌》中对于神话原型和圣经原型的运用,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和广博的文学知识,更增强了小说的深刻性和艺术性,丰富了小说的内涵。通过神话—原型批评视角对文本进行具体分析之后,本文得出结论:马丁吸收了远古的神话和圣经的特质,使《冰与火之歌》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伟大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