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手术与常规20-G玻璃体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前瞻性临床对比研究,为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集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2例52只眼,随机分为23G组和20G组,所有手术由同一医师完成,观察对比各项指标。结果:1.视力:最终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视力提高程度除在术后7天,15天有差异外(P<0.05),其他时间段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眼压:术后第1天23G组和20G组分别有3例和1例眼压<9mmHg,20G组中4例眼压>21mmHg,术前术后的眼压变化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手术时间:两组手术总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4.角膜曲率:20G组术后1周,4周角膜曲率同术前相比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G组仅术后1周变化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5.眼前节炎症反应:23G组的眼前节炎症反应程度均较20G组轻(P<0.05)。6.泪膜稳定性:20G组患者术后早期角膜荧光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均较23G组变化明显,(P均<0.05)。7.患者舒适度:20G组患者的异物感、干涩感、流泪较23G组重(P<0.05);眼痛、眼痒、眼分泌物则无显著差异(P>0.05)。8.切口并发症:两组切口玻璃体嵌顿和增殖物内生没有显著差异(P>0.05)。9.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出现一过性低眼压和高眼压;20G组出现1例视网膜再次脱离;23G组出现1例切口微渗漏;两组均未发生眼内炎。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3G手术具有切口小,伤口恢复快,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少,病人不适症状轻的特点,但因23C玻璃体手术切口自闭,术后存在切口渗漏,发生眼内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