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外语学习者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重要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和智力过程,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际活动。作者将自己的意图、打算、思想和情感等等,用书面语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读者通过对这些语言符号的辨认、联系和推理去判断存在于语言符号背后的作者的真实意图。由于这种交流不是面对面进行的,所以增加了读者正确理解作者真实意图的难度。近年来,高职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成为英语阅读课教师关注的重点,有相当多的英语教师希望能够寻找出一条适合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这篇文章对英语阅读的认知本质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在外语阅读教学方面很有影响的四种阅读模式进行综合阐述,在强调这些模式对阅读教学产生影响的同时,指出了它们的不足。从而提出了以关联理论作为基础理论,重新看待和审视英语阅读过程。根据关联理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阅读是读者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阅读是读者在明示--推理的基础上进行推理的过程。重点讨论了阅读过程中的隐含和推理,关联原则以及关联和阅读理解的关系问题,明确指出关联原则能帮助读者在阅读中准确地理解话语意义,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关联意识和寻找关联性的能力。笔者认为,关联理论可以在理论上为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认识;同时,该理论也可能在阅读能力提高方面有着实践意义。于是,笔者依据关联理论提出了一种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的英语阅读模式,并做出了该模式指导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假设。为了检验关联理论模式对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获知高职学生对该模式的态度,本文在两个高职三年级的平行班进行教学实验。笔者在控制班使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而在实验班运用关联理论阅读模式指导教学策略,为学生挑选阅读材料,采用关联阅读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语篇及写作风格,帮助学生构架相关的语境来推理作者的写作意图,寻找最佳关联,以期培养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经过四个月的教学对比实验,从测试的结果来看,实验班的英语成绩比控制班的英语成绩有较大的提高,这证明了本文所作假设的正确性以及教学建议的可行性。实验后,根据成绩,笔者从实验班选出6名学生进行采访,从而获知学生对该阅读模式的态度。本文最终得出结论:以关联理论为指导的关联阅读模式能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