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适度的差异有利于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转移,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危害,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涉及到区域的社会发展。地处西部的青海省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其非均衡性逐渐显现出来,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造成了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徘徊不前,处于全国的末尾。因此,对青海区域经济差异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其经济发展,乃至西部大开发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收集多方面数据的基础上,首先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其次以青海省的46个区县为研究单元,选择15项指标,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青海省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再次对青海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各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通过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说明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的现状;②根据影响各个区县的因子不同,将青海省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三大地区类型,即黄土高原综合发展地区、柴达木资源开发地区和草原牧区生态保护地区;③结合不同的地区类型,分别从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成本、人口和劳动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出发,分析其经济发展的差异性;④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状,提出相应的适合该地区的协调发展路径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