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三维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评价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不同左室构型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右心室功能的变化,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门诊或住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8例,其中男67例,女61例,平均年龄约54.73±8.0岁,均符合2010年中国最新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按Ganau分型法将其分为4组:左心室正常构型组(NG组);向心性重构组(CR组);向心性肥厚组(CH组);离心性肥厚(EH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正常人36例,其中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龄约53.20±7.28岁。采用SIMENS ACUSON SC2000彩色超声诊断仪,配备有4Z1c容积探头,探头频率1.5-3.5 MHz,配有Tom Tec成像分析软件。首先打出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于舒张末期测量左心室内径(LVEDd)、室间隔(IVSTd)及左室后壁(LVPWTd)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一切面测量右室前壁(RVAWTd)厚度,右室内径(RVEDd),在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测量右室流出道内径(RVOT)。然后在二维基础上启用DTI成像模式,将取样容积置于三尖瓣环处,获得最佳心肌运动频谱,测量右心室舒张早期(Ea)、舒张晚期的峰值速度(Aa)及等容舒张时间IVRT,同时计算Ea/Aa,然后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环处,获得最佳心肌运动频谱,测量左心室舒张早期速度与舒张晚期速度之比e/a。然后进行右心室RT-3DE图像采集和定量分析,在获得清晰的心尖四腔心切面,启动“4D"功能键,进行三维重建,采集心脏三维立体图像。然后用Tom Tec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手动描记右心室内膜边界,并仔细修正使得到清晰的右室内膜面,然后软件自动分析处理得到右心室三维立体图形及右心室功能指标,包括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以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及容积-时间曲线。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对照组及高血压各组间性别、年龄、心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CH组及EH组舒张压、收缩压高于其他组(P<0.05)。2.高血压CR组、CH组及EH组IVSTd、LVPWTd、RWT均比对照组增加,其中以CH组即左室肥厚组厚度增加最为显著(P<0.05);高血压CH组及EH组LVEDd均比对照组增加,以EH组即离心肥厚组增加显著(P<0.05);CH组和EH组LVEF与对照组比较降低(P<0.05);CH组和EH组RVAWTd与对照组比较,厚度增加(P<0.05)。3.RT-3DE参数比较,高血压CH组及EH组RVEDV、RVESV较对照组增大,以EH组增加显著(P<0.05)。CH组及EH组右心室收缩功能RVEF较对照组下降,EH组下降明显(P<0.05)。4.组织多普勒参数比较,高血压各组比较Ea/Aa均小于1,且比值逐渐下降;Ea值降低,Aa升高;各组IVRT升高,且有递增趋势(P<0.05)。5.左、右心室心功能相关性分析:RVEF和LVEF正相关性(r=0.39,P<0.05),Ea/Aa和e/a呈正相关(r=0.67,P<0.05)结论:1.高血压患者晚期会出现右心室重构主要表现是右室前壁增厚;2.高血压患者的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不同左室构型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障碍不同,离心肥厚组降低得更明显;舒张功能异常早于收缩功能异常;3.左、右心室心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4.实时三维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操作简单,无创无辐射,可以作为临床评价高血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较好的检测手段。
其他文献
2018年是纪念武汉会战八十周年,又是著名爱国学者胡秋原先生“破冰”台海三十周年,笔者不禁想起了采写《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裴高才著,九州出版社2018.5)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