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性和生产力协作分工的要求下,城市的聚集作用越来越强,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由此产生的高密度、大尺度空间对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自然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城市空间的尺度失衡让人们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建筑作为容纳城市生活的载体,其自身建筑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空间形态。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让建筑以谦逊的态度进入环境。而当代地景建筑是一种通过人工营造的方式,模拟自然地表,呈现出低层高密度的水平延展形态,将建筑屋面与大地相衔接,形成一个连续的自然表面或场所空间,通过这种特殊的建筑形态来解决现代化城市下大尺度的空间缺乏亲和力所导致的各种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当代地景建筑的产生背景,然后分别通过场地环境认知、建筑功能设计以及地景形态建构三个方面来分析对比并总结出成都地区当代地景建筑的创作特征,由此提出在成都地区特定地形、气候、地域文脉以及使用需求下,当代地景建筑的设计策略及技术措施;最后,将理论结合实践,通过跟随导师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当代地景建筑项目,来进一步阐述和印证前文中关于成都地区当代地景建筑的设计策略以及技术措施,通过对比与反思得出,建筑设计不应该是个孤立的过程,应将社会与城市性的活动引入到设计当中,在满足地域性特征的同时,通过当代地景建筑特有的形态,维持城市景观界面和场所空间的连续性、复合性以及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