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猗地台戏又称“故事戏”,是流传于山西省临猗县吉家营村的一种传统的戏剧演出形式,演出时不在专门的舞台上,而是插旗划地为台即可表演。地台戏是依附于传统的家族祭祀,仅在吉家营一村流传,属于“家戏”的范畴,具有浓厚的家族祭祀色彩。地台戏的演出形态较为原始,人物装扮采用家族传承,演出时只以锣、鼓板、钹伴奏,不用丝弦乐器。演员演出以唱为主,有少许念白,处于戏剧的初级形态。地台戏剧本通篇以七言诗赞体写成,有连贯的韵脚。剧目以古代历史战争为主要题材,有少量的帝王轶事和神怪故事。剧中特殊角色“打报的”,仅起传递军情和杂役的作用。与锣鼓杂戏相比,虽有相同之处,但自成一体。地台戏所具有的特点,对于研究中国戏曲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所以对地台戏的研究,为我们解决戏曲史上的难题,提供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实物案例。论文共分六部分,序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学术界对地台戏研究的概况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临猗地台戏存在的生态环境做了全面的介绍。第二章主要从地台戏的起源和发展做了梳理,提出地台戏处于戏剧的初级形态。第三章主要从地台戏的时间、地点、演出的程序、老艺人、伴奏的乐器、唱腔等方面阐述了地台戏演出的活动。第四章主要从剧本着手,对地台戏的剧本进行分析,概括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总结地台戏剧本的形制、人物、语言等特点。第五章主要通过地台戏与蒲剧、锣鼓杂戏的比较,主要从剧本内容、剧本形式、艺术形态、演出形态做以类比,提出地台戏具有戏剧活化石的意义。余论部分对地台戏的生存现状和保护做以总结。通过对地台戏的调查和论述,力图较为全面地再现地台戏的真实面目,以期给学术界提供一些研究可资借鉴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