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虽然中国在2005年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开始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统账结合”模式。但养老金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个人账户实现自我平衡,并在2005年以后开始单独做实,统筹账户的养老金缺口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统筹账户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影响着制度的运行,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本文结合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着重研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统筹账户的养老金缺口问题。首先介绍养老基金平衡相关理论及定性分析养老金缺口影响因素;其次对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参保人口进行分类,基于生命表理论和精算方法分别建立在当前参保人口系统和扩面系统下的不同参保人口的养老金精算缺口模型;接着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当前参保人口和模拟未来养老金制度包含人口的增长路径及结构变化;在得到“养老金覆盖人口”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基本参数假定测算两种系统下统筹账户养老金缴纳现值与未来给付现值的差额及测算时点内的年度收支差额;最后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就统筹账户养老基金平衡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的政策建议。模拟实证结果显示,在不考虑“扩面新人”影响、基金累计余额和财政补助下,当前参保系统下的社会统筹基金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年度收支差额情况呈U字型分布;统筹账户基金在2006年初存在的巨额隐性债务规模。但由于国家信用的存在,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并不需要立刻偿还;而且随着“扩面新人”的不断加入,社会统筹基金的年度收支情况在2006-2065年间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有盈余。不过这并不完全说明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安全,因为未来统筹账户年度收支盈余主要靠“扩面新人”的缴费来支撑的。可以预见,随着养老体系新增人口的稳定及“扩面新人”的退休,中国统筹账户的年度收支又将面临很大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在养老金危机未真正到来之际,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加大财政补偿力度等方法对中国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