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差异很大。故当今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多趋于个体化治疗,而实施个体化治疗的前提是对不同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所以乳腺癌预后的研究一直是倍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的课题。CTSD基因即组织蛋白酶D(Cath-D)基因,可编码形成功能蛋白Cath-D.近年来很多资料表明其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即Cath-D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复发早、易转移。作者前期采用表达谱阵列的方法,在45例乳腺癌及配对病例中检测与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CTSD基因在转移的乳腺癌组表达上调。基因的甲基化作为表遗传学修饰的重要方式,既可以影响启动子与转录元件的结合,也可以影响染色质环形成,通过染色质构象的改变,在更大范围内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Nancy B等应用MCF-7细胞株研究发现CTSD基因增强子可以通过雌激素反应元件结合在启动子区域,形成染色质环,进而上调基因的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是否也存在这种调控方式?为进一步探讨CTSD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上调表达的机制,本文检测了乳腺癌组织CTSD基因增强子的甲基化水平,探讨CTSD基因表遗传学修饰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CTSD基因增强子区遗传和表遗传学改变,探讨其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标本选自江苏省肿瘤医院2002-2004年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石蜡组织标本,经逐个电话随访,选中其中75例有转移、77例中位随访5年尚未发现转移的标本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查阅病案资料,查阅结果全部统一录入统一编码,EPIDATA2002软件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应用PCR扩增联合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CTSD基因Ehancer遗传学改变;应用甲基化限制性酶切联合PCR扩增技术检测CTSD基因Ehancer表遗传学改变;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致病机制,全部统计分析均在STATA7.0上进行。结果:1. CTSD基因Ehancer遗传学研究1.1 152例乳腺癌标本PCR产物经双向测序,排除干扰后,未发现有意义的CTSD基因Ehancer遗传学改变。表明其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可能不是通过增强子遗传突变实现的。2. CTSD基因Ehancer表遗传学改变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2.1对比相应癌旁组织(甲基化率94.7%),77例中位随访4年未转移的乳腺癌去甲基化发生率为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乳腺癌组织中增强子区去甲基化发生率为85.3%,与未转移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提示CTSD基因增强子的去甲基化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在某种程度上提示了患者的预后情况。3.基因组水平甲基化的研究方法。结论:CTSD基因增强子区的功能调控不受遗传学突变的影响,其去甲基化率与乳腺癌的转移有关,有望成为乳腺癌的一个预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