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小微企业总体量远远大于中大型企业。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岗位稳定就业以及提高市场经济活力等方面作用明显。但小微企业存在着利润空间有限、抗风险能力不强、管理能力相对薄弱等劣势。近几年来国家从税收、融资、资金等方面给予小微企业诸多优惠,以促进小微企业长久发展。但是,民间对小微企业社保费用负担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的呼声不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小微企业社保费用实际负担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以H市全体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费用负担情况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研究2018年全年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负担费用占生产经营总成本的比重,并与中大型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降低小微企业社保费用负担的意见建议,以期为促进小微企业取得长久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本文首先对我国企业规模划分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分析归纳,对我国小微企业的概念和划分标准依据进行梳理,接着对研究小微企业社保费用负担涉及的公共产品理论、社会公平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阐释。其次,对H市小微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费用负担率分布区间分别进行统计,并与H市中大型企业进行对比,分析H市小微企业各险种负担率水平,并得出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负担水平相对较高的结论。在次,从H市经济发展背景、企业社会保险制度、小微企业自身三个维度分析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负担水平相对较高的原因,同时分析由此对H市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小微企业长久发展三个方面的不利影响。最后根据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负担水平相对较高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费用负担水平,促进小微企业更好发挥经济社会积极效应,本文提出如下意见建议:首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应立足于地方实际,地方政府应彻底摸清地方社会保障供求水平,并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营造积极的参保氛围;其次,国家应加紧完善小微企业社会保险制度,具体从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比重、实施差异化的社会保险政策、提高社会保险费征收公平性等方面加以完善;最后小微企业本身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丰富产品结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打造集聚效应等方面增强自身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