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前训练一般指比赛前6-8周,比赛的专门准备与训练阶段,其时间长短、目标设置、训练结构与具体训练安排,受多年与全年训练情况的制约。好的赛前训练计划能使运动员在比赛时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所以对于顶级运动员赛前训练特征的研究有利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科学调控,同时可以为其他运动员赛前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周春秀为我国近年来顶级的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在2008年奥运会上获得第三名的国内最佳成绩,对其赛前训练进行整理总结,以希为提高我国女子马拉松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为科学训练、调控赛前训练提供数据和方法依据,为重振我国女子马拉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对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马拉松运动员周春秀进行跟踪研究,根据训练计划,分析训练阶段安排、训练负荷、训练方法,并根据训练安排和马拉松项目特征对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测试分析,根据不同阶段比较负荷、生理生化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周春秀备战赛前安排为45天,分为平原和高原阶段;2.Hb、 BUN、CK随着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Hb在大负荷后较低,而BUN、CK在强度课和量课后均显著升高;3.训练手段上主要为持续训练、间歇训练、变速和递增负荷训练;4.训练负荷上,高原以2区、3区强度为主,平原以2区和4区为主。5.周春秀赛前训练持续6周,其中高原训练4周,平原训练2周,专项强度训练集中在平原第一周;6.周春秀赛前训练方法多样,主要为持续训练、间歇训练、递增训练、变速训练;7.周春秀备战阶段负荷强度和量同时上升,负荷强度和量随时间呈现“W”形,专项能力和专项素质双线并进;8.周春秀Hb值、BUN、CK、晨脉随训练负荷变化而变化,生理学参数峰值随负荷变化而变化;9.BUN、CK对于训练量和强度反应均敏感,在赛前一周仍高于正常值;10.高原刺激对于周春秀晨脉有影响,晨脉在训练后2-3出现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