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当前迫切解决的难题。本研究在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高校联合倡导“走出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背景下,以湛江市三所高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3000名学生,以实名的形式填写调查问卷,以了解当前大学生们体育锻炼的现状,理清哪些因素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起到消极或积极的作用,并提取其2015年体质健康测试的各项测试结果为样本,了解大学生们当前体质健康的状况和特点,并分析原因。最后,随机抽取了 600名学生的问卷并提取其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一、BMI值与个体参与锻炼的频率、时长和强度的相关性较大,但考虑到大学生骨骼的生长发育在这一个阶段已经趋于稳定,所以体育锻炼对身高的影响作用不大,但是对体重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二、体育锻炼的项目类型、强度、时长对肺活量大小的影响是有显著的相关性的。运动的频率对肺活量的影响不大,可能是因为部分经常锻炼的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强度和运动量不大,时间不长,因此对肺活量达不到刺激的作用。三、在体育锻炼的情况中,运动项目的选择和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对速度素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经常进行锻炼和运动强度在中等以上的学生,速度素质较好。四、项目类型对力量素质的影响是显著相关的;运动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对力量素质也是有影响的。五、耐力素质方面,体能主导类的运动项目、经常参与锻炼且运动强度在中等以上、持续时间在31—60分钟以上的锻炼形式对其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