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对柑橘苗生长及钙素吸收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ian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枝菌根是土壤中的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丛枝菌根真菌通过扩大植物根系帮助植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反过来植物提供碳水化合物给予丛枝菌根真菌。此外,丛枝菌根还能改良植物品质、增强植物抗性。因其对植物起着重要作用,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柑橘是我国南方大量栽植的果树,对农民增收、稳定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柑橘的根毛少且短,因此,强烈依靠与其共生的菌根吸收养分。钙素是柑橘体内含量最高的矿质元素,对柑橘的生理代谢与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钙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作为第二信使参与植物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对维持植物细胞壁、细胞膜及膜结合蛋白的稳定性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在菌根化柑橘苗的矿质营养代谢中以氮、磷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钙素研究甚少,且结果不尽相同。因此,本试验以晚熟柑橘塔罗科血橙新系Tarocco Xinxi(Citrus sinensis Osbeck)幼苗为试材,以丛枝菌根真菌球囊霉属(Glomus)中的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为菌剂,探讨其对柑橘幼苗生长效应,无机养分含量,土壤和植株根系中不同形态钙的含量以及对不同钙剂吸收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柑橘菌根化苗木钙肥的施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用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侵染柑橘根系,结果显示:不同的菌种对柑橘的侵染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接种摩西球囊霉的植株根系侵染率比接种幼套球囊霉的植株根系侵染率高出5.1%。试验表明相较于幼套球囊霉,摩西球囊霉是优势菌种。由于不同的侵染效率,使得接种摩西球囊霉的植株在株高、茎粗、根系活力、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都优于接种幼套球囊霉的植株。2、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柑橘苗的生长发育。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柑橘苗的根系活力,菌根化植物的叶绿素、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未接种的植株。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显著提高了植株根系和叶片N、P、K元素的含量,使得植物有一个较高的营养水平。且植物叶片中N、P含量高于其根系中的含量,而K的含量则相反,是叶片中的含量低于根系中的含量。3、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改变了盆栽柑橘苗的土壤和植株根系钙形态及其含量,使土壤中钙形态向有利于植物吸收的形态转化。接种菌根真菌和未接种菌根真菌的植物土壤中5种不同形态的钙含量在7月~9月变化趋势均是先减少后增加。在11月测定时,接种菌根真菌的柑橘苗土壤中的交换态钙、有机结合态钙和酸溶态钙含量均高于其在未接种植株土壤中的含量,而水溶态钙和残渣态钙略低于其在未接种植株土壤中的含量。接种菌根真菌的柑橘苗土壤中对植株有效性高的钙(水溶态钙和交换态钙)总量高于其在未接种植株的土壤中的含量。在11月,对接种组和未接种组植株根系中不同形态钙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接种菌根真菌增加了柑橘幼苗根系中无机钙、水溶态钙和果胶钙的含量,降低了磷酸钙和草酸钙的含量。4、由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根系对氮、磷、钾的吸收,使植株处于较高的营养水平。因此试验对未接种植株(CK)、接种摩西球囊霉(G.m)和幼套球囊霉(G.e)的植株分别外施去离子水和5nmol/L硝酸钙、醋酸钙、EGTA。比较在3种不同菌剂的处理下,对4种不同钙剂的吸收能力。试验结果得出:菌根化的柑橘苗对硝酸钙的吸收能力最强,施用硝酸钙的植株根系中钙元素和钙调素含量为最高。
其他文献
甘薯茎叶封垄后,正处在雨多地湿环境,茎节常常会生出大量的不定根,甚至结成小薯,白白消耗大量养分,严重影响产量。实践证明,在封垄后,每隔15~20天,将主蔓和分枝轻轻提高约9~10
本论文以福鼎大白茶等为材料,通过水培和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砷、镉处理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及其在茶树体内的分布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砷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在浓度为1~9 mg·L~(-1)砷胁迫下,水培茶树不仅新梢的萌发和生长受到严重抑制,而且出现明显的表观伤害症状,根据砷毒理图谱可进行茶树砷污染诊断。不同品种耐砷能力有一定差异,福鼎大白茶>名山213>名山131。砷胁迫浓度≥2.0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