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多层膜中交换偏置和巨磁电阻效应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tong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由于自旋阀巨磁电阻(GMR)在商业化存储器和传感器中的广泛的应用,所以人们对巨磁电阻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旋电子学这门新兴学科。本论文主要围绕亚铁磁体系中交换偏置和巨磁电阻效应进行讨论,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系统的研究了在不同GdFe厚度下GdFe/NiCoO和GdFe/FeMn双层膜中的交换偏置效应。随着冷却场的增加,交换偏置场从负到正逐渐变化,并在交换偏置场为零时,矫顽力达到最大。正、负交换偏置的出现本质上来源于GdFe层和反铁磁层的界面耦合能与冷却场和反铁磁的塞曼能之间的竞争。研究还表面在GdFe/FeMn体系下,正、负交换偏置中的矫顽力和交换偏置场随角度的变化关系基本相同,并可以通过一致转动模型来描述。我们的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亚铁磁正交换偏置体系的理解,同时这也是首次在亚铁磁/反铁磁双层膜中观测到正交换偏置现象。第二,我们采用延迟溅射工艺制备了Si/Ta/Co/Cu/Co/FeMn(NiO)自旋阀。其GMR的比值与采用传统溅射工艺相比提高了20%-30%。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电镜的结果表明,延迟溅射工艺能导致Co层和Cu层的一致生长,并具有很强的(111)取向。这意味着Co层和Cu层的一致生长和(111)取向有利于自旋相关散射效应的增强。第三,我们在自旋阀glass/Ta/NiO/Fe/Cu/GdCo中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和GdCo成分下其界面散射和体散射对GMR的贡献。研究表明,GdCo的体散射与GdCo的成分密切相关。当Co含量高(低)时,其体散射为正(负)。体散射不对称因子随GdCo成分变化来源于在不同GdCo成分下其自旋极化率或磁构型不同。而GdCo的界面散射在不同的CoGd成分下均为正值。研究同时表明GdCo体系的巨磁电阻比值随温度变化本质上是GdCo体散射和界面散射随温度变化竞争的结果。
其他文献
现代机构日益向着高速化、轻量化、精密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开展基于弹性动力学的不确定参数机构的可靠性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机构的不确定参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罗红霉素浓度的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方法对血浆样品进行前处理。色谱柱Agilent XD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0.02mol&#18
目的建立舒血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动态比浊法,对舒血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供试品20倍稀释时回收率较好。结论该方法可以进行舒血宁
针对高校设备管理的现状,介绍了利用dBASⅢ对现有的仪器设备微机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实行设备计划和采购的微机管理并更适应各实验室具体设备的管理等,使设备管理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