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对褐飞虱生物活性筛选及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e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38科89种植物98个样品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产卵忌避作用、驱避作用和触杀作用,进一步测定了有效植物萃取分离物和硅胶柱层析分离物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并初步探讨了活性组分的作用机理。结果如下: 产卵忌避作用: ①在10g/L浓度下,多数植物提取物对褐飞虱有不同程度的产卵忌避活性,有12种植物24h产卵忌避率达到50%以上,其中以断肠草枝叶Gelsemium elegans、红楝子枝叶Toona sureni和鸦胆子Brucea javanica活性最强,24h产卵忌避率分别为79.22%、76.63%和76.08%。 ②红楝子和断肠草氯仿萃取物活性较高,24h产卵忌避率分别为98.17%和90.26%;其次为红楝子乙酸乙酯萃取物和鸦胆子脂溶部分,产卵忌避率分别为88.70%和86%;其它分离物均在65%以下。 ③红楝子氯仿萃取物5个硅胶柱层析分离物中,样1的产卵忌避作用最好,24h平均产卵忌避率达79.06%,产卵忌避中浓度(ODIC50)为4.61g/L;其次为样5,产卵忌避率为72.47%,ODIC50为5.24g/L。 驱避作用: ①在浓度为10g/L下,有8种植物提取物对褐飞虱3龄若虫24h驱避率大于50%,分别是苦木Picraasma quassioides(70.57%)、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68.87%)、巴豆Crotin tiglium(68.64%)、鸦胆子(54.38%)、红楝子枝叶(53.75%)、断肠草枝叶(53.53%)、番荔枝Annona squamosa(52.45%)和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50.21%);其它提取物对褐飞虱3龄若虫驱避效果较差,驱避率均低于50%。
其他文献
嘧菌酯(Azoxystrobin)是由先正达公司(原捷利康)开发的,也是第一个商品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杀菌活性高,防病谱广,与环境相容性好等突出优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
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世界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持续筛选抗病基因和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叶
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恶性杂草。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在空心莲子草的防除上,占用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从目前情
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病害,其大流行年份常常引起小麦的减产甚至绝收。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验证对于培育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类甜蛋白(Thaumatin-like protein,TLP)是一种病程相关蛋白,属于PR-5。研究表明,类甜蛋白具有抗真
先后从广西荔浦县青山镇、八步区莲塘镇、平乐县源头镇和广西大学贮藏室,采集4710个病荸荠样本,分离、纯化、鉴定获得11种病原菌,分别是: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尖孢镰
本文从饵剂筛选、环境条件、红火蚁的觅食行为以及饵剂如何在检疫中加以应用等4个方面对红火蚁进行了研究.从报道红火蚁喜食的多种食料中,选择鱼粉、火腿肠、甘蔗粉、蜂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