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摘时期蒲公英功效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及降糖作用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upperpre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蒲公英(Herba Taraxaci)又名蒲公草、婆婆丁、黄花地丁等,它生命力顽强,广泛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蒲公英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症等多种保健功能,是传统的药食两用的野生植物之一。近来研究表明,蒲公英有明显的降血糖功效,这也使蒲公英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实验以长白山野生蒲公英作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蒲公英中的黄酮、皂苷、胆碱及肌醇类物质,分别对几种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从而探讨不同采摘时期蒲公英中黄酮类、皂苷类、胆碱类,肌醇类物质的含量变化规律,并将蒲公英中功效成分的不同浓度溶液以及各个时期得到的蒲公英水煮液用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进行降血糖实验研究,进而研究不同采摘时期蒲公英降血糖作用的差异。旨在寻找出降血糖效果最好的的蒲公英生长时期,对开发天然降血糖功能性保健食品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结果如下:1.本实验对不同采摘时期的长白山野生蒲公英根部及全草中的黄酮,皂苷及胆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比较不同采摘时期各物质含量表明:8月中旬采摘的蒲公英全草中黄酮含量最高,其含量为12.78mg/g;8月中旬采摘的蒲公英根中皂苷含量最高,其含量为0.78mg/g;7月末采摘的蒲公英根中胆碱含量最高,其含量为5.06mg/g。2.通过对不同采摘时期的蒲公英全草中的肌醇类物质含量分析表明:随着采摘时期的变化蒲公英中的肌醇类物质不断积累,达到顶峰后便会出现明显下降过程。其中,7月15日采摘的蒲公英全草中的中肌醇含量最高,为18.72mg/g;7月15日采摘的蒲公英全草中的D-手性肌醇含量最高,为10.64mg/g。3.在蒲公英各种功效成分的降血糖实验中,黄酮、皂苷、中肌醇以及D-手性肌醇均表现出良好的降糖效果,然而胆碱的降糖效果并不明显,或基本无降糖效果。中剂量组D-手性肌醇使小鼠的血糖值30天内下降了48.0%。高剂量组的中肌醇导致小鼠血糖值30天内降低了25.5%。高剂量组的蒲公英黄酮使小鼠血糖值30天下降了23.1%,高剂量组的蒲公英皂苷则使小鼠的血糖值15天下降了19.9%。4.通过对不同采摘时期蒲公英水煮液的降血糖效果分析表明:从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采摘的蒲公英均有良好的降血糖效果。其中,七月下旬的蒲公英降血糖效果最好,使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在30天内下降49.3%。而且该时期的蒲公英中黄酮类物质含量为8.03mg/g;皂苷类物质含量为0.71mg/g;中肌醇的含量为18.72mg/g;D-手性肌醇的含量为10.64mg/g。
其他文献
<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党中央着眼于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党委能否落实好主体责
数据挖掘是从海量的数据集中提取隐含未知并且潜在有价值的信息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技术综合了数据库、机器学习、统计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多个领域知识,是一种新兴的交叉
论述了水基性农药制剂的内容和类型并讨论了水基性制剂的开发,优劣和前景。开发悬浮荆和水乳剂的水基性制荆是更有利和前景的。
随着国际间贸易领域内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业务不断增加,虚拟存储网络系统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存储平台,同时各种国际贸易实证应用对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在存储容量上提出
电力行业同时具有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的双重属性,虽然无法像其他商品流通行业一样,通过自由竞争路径来实现企业效率和效益的双提高,但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公众及政府监管的内在
戏剧作为综合艺术的这一特质,使得戏剧史的写作殊为不易。大部分已诞生的中国戏剧史,实为戏剧文学史,或者虽称通史,却仍以作家作品为主干,旁边略叙舞美、角色、演出体制等稍
本文对柔性化环境下的供应网络能力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通过对供应链能力和供应链柔性的主要维度进行识别,并探讨其关联性,笔者从供应网络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五阶供应网
介绍了火箭遥测数据压缩的系统方案 ,提出了选择性数据压缩的观点 ,指出了优化压缩算法的途径 ,最后简述自适应数据压缩算法及其优越性
品牌是建立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工具、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有效沟通的桥梁、能给生产经营者带来更多的销售收入。因此 ,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农产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于河南省1989-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要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为1.422,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