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传统木结构古建筑在世界古建筑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评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建筑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木结构古建筑易损性分析中,仅考虑了某一种确定的地震动强度参数对结构失效概率的影响。而结构由于地震动所引起的破坏机理十分复杂,仅以一个地震动参数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地震动特性对木结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411); 陕西省文物局重点科 技项目(2011-K-008);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技项目(2010KJ635,12JK089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木结构古建筑在世界古建筑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评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建筑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木结构古建筑易损性分析中,仅考虑了某一种确定的地震动强度参数对结构失效概率的影响。而结构由于地震动所引起的破坏机理十分复杂,仅以一个地震动参数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地震动特性对木结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地震动强度参数的多层厅堂式木结构古建筑易损性研究。以课题组西安城墙永宁门箭楼明间及次间的振动台试验模型为基础,利用ANSYS中APDL语言建立箭楼结构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并从结构动力特性和位移响应两方面,将模型结构的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两者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从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强震数据库中选择100条地震动记录作为地震输入,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大量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并求出相应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在动力时程分析的基础上,选用20种常见的地震动强度参数,分别对各个地震动强度参数与结构地震需求响应进行对数线性回归拟合,以相关系数、标准差和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为选择地震动强度参数的依据,选择出适用于多层厅堂式木结构古建筑的地震动强度参数,并结合地震动三要素和我国抗震规范中常用的地震动强度参数两方面综合考虑,最终选择结构平均谱加速度(SAavg)、峰值加速度(PGA)、震级(M)和震中距(R)这四个地震动强度参数用于本文木结构古建筑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从地震动三要素的幅值和频谱特性出发,将与地震动的幅值(SAavg和PGA)有关和与频谱特性(M和R)有关的4个地震动强度参数两两组合,组成4种同时考虑两个地震动强度参数的组合:SAavg和M、PGA和M、SAavg和R、PGA和R,用于易损性曲面分析中。利用MATLAB软件对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SAavg、PGA、M和R进行回归拟合,求出考虑多地震动强度参数的结构地震易损性曲面及其方程,并与仅考虑SAavg和PGA参数的易损性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多地震动强度参数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必要性。最后以SAavg和M、SAavg和R为地震动强度参数组合的易损性曲面,对本文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当结构遭遇震级范围为5~8级,震中距范围为2km~80km,8度设防的多遇地震作用时,结构超越充分运行阶段和基本运行阶段的概率最大分别为94.9%和8.53%。在8度设防的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超越生命安全阶段和接近倒塌阶段的概率最大分别为67.1%和0.5%;在9度设防的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超越充分运行阶段和基本运行阶段的概率最大分别为99.97%和66%。在9度设防的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超越生命安全阶段和接近倒塌阶段的概率最大分别为97.21%和13.46%。多层厅堂式木结构古建筑发生倒塌破坏的概率较小,但发生其他程度破坏的概率却较大。
其他文献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大戟科木薯属,起源于热带美洲的灌木状多年生作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由于木薯的淀粉含量高,且其生长环境的适应性,木薯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及能源作物。由于木薯产品主要来自块根,多倍体育种对木薯产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木薯的多倍体育种大多是采用体细胞加倍的无性多倍化途径,而这些无性多倍体由于诱导细胞加倍的不同步,往往出现混倍性的嵌合性
表面纳米化材料具有梯度变化的组织特征,其相对于粗晶材料具有众多优良的特性,且可加工性优于纳米晶材料。这些特性使得表面纳米化材料在开发新型功能材料领域具有广阔前景。本论文采用超声喷丸技术(USSP)对退火态工业纯锆Zr-3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并对其组织结构与疲劳行为进行研究分析,表征了纳米组织在交变载荷下的演变过程,模拟了交变载荷下的应力场特征,并研究了表面纳米化工业纯锆在交变载荷下的疲劳行为,为锆
钢结构因其高强轻质等优越性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然而由于钢结构服役期间腐蚀会引起钢结构截面减小及表面形貌变化,从而引起构件宽厚比超限以及初始缺陷增大,这势必会影响钢结构的局部稳定性,从而威胁到钢结构的安全使用。因此有必要进行锈蚀后轴心受压H型钢短柱的局部稳定性研究。本文以中性盐雾加速腐蚀得到的Q345B热轧H型钢为对象,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5根(1根未锈、4根锈蚀
近年来,随着我国冻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也加大了冻土地区输电线路的建设力度。由于工程性质的差异以及电力工程的特殊性,冻土地区输电工程建设(特别是大型输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许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冻土地区基础承载力问题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本文开展了冻土重要力学参数标准值的研究,对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地区输电线路锥柱基础和桩基础抗拔承载性能进行了研究,为冻土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方法和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建筑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筋、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易受到环境中酸、碱、盐等腐蚀介质的侵蚀影响,导致建筑结构损坏。对于工业建筑而言,由于其工作生产环境的特殊性,腐蚀问题尤为严重,尤其是在酸性环境下工作的结构建筑,如脱硫车间、酸洗厂房等。对已受损工业建筑,若直接拆除和废弃,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因此应在对既有结构进行安全检测评定的基础上,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高墩连续刚构桥以其自身具有的结构简明、跨越能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高墩的长细比比较大,且大多数釆用空心薄壁截面形式,导致其刚度削弱,柔度增大,使得其稳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某双肢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对高墩刚构桥的静力稳定问题和动力稳定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主要的分析内容包括:(1)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墩
我国能源产地和电力负荷地区地理分布严重不均衡,一次能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地区电力紧缺,在“西电东输”、“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基本国策下,高电压、大容量、长距离输电设施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变电构架作为输变电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其截面选型及优化分析对于结构安全和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外文献对格构式变电构架系统性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针对新疆木垒地区拟建750k
高延性混凝土(High Ductile Concrete,简称HD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受拉时具有多裂缝开展和拉伸应变硬化特征。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具有超高强度、低脆性和高抗渗性等特点。为探究HDC与RPC加固受压构件的性能,本文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加固柱的轴心受压性能与偏心受压性能进行了研究,考虑了不同加固材料和加
为了响应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的号召,南海岛礁建设刻不容缓。由于岛礁远离内陆且建筑材料匮乏,因此就地取材,利用岛礁及其周边散布的珊瑚碎屑充当骨料拌合混凝土对岛礁建设快速、全面推进意义重大。本文制备了C25、C30和C40三个强度等级珊瑚骨料混凝土,并对其基本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内容为:(1)对原状珊瑚进行破碎与混合,得到级配良好的珊瑚粗、细骨料;通过热重同步差热及X
冷弯薄壁型钢因用钢量少、质量轻、抗震性能好、惯性矩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尤其是轻钢房屋的建设。然而,许多处于工业环境的轻钢结构往往难以通过传统的防护和构造措施避免腐蚀,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锈蚀问题,进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本文以工业环境下锈蚀9 a的C型檩条为对象,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材料和构件两个层面研究锈蚀对其静力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对C型檩条弯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