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徽州宾兴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_00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作为国家的抡才大典使众多贫寒子弟有了得以改变自身及家族命运的机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读书应举所需要的支出与日俱增,辍学、戳试者比比皆是。为一改地方上人才凋敝、文风日糜的状况,主要用以资助士子赴考的宾兴也由此而生,并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以及区域特色,但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与清王朝的灭亡,宾兴也在新旧交替之际走完了其应有的征程。因此本文立足于清代,从教育史的学科视角来探讨清代徽州宾兴的发展演变以及给徽州所带来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四章,现将各章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首先对清代徽州宾兴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状况进行陈述。本章从政府供给、应举支出以及助学助考传统三个方面探讨徽州宾兴兴起的背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徽州宾兴在整个清代的发展状况,根据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将其划分为起步阶段、发展繁荣阶段以及衰退消亡阶段。第二章主要探讨徽州宾兴在具体活动中的开展状况。本章首先对官员在士子入学肄业以及赴考前为其所举行的相应的典礼进行了探讨,随后从发放的时间、发放的地点、发放的对象、发放的程序、发放的方式与数额、发放的货币形式等方面厘清宾兴费用发放的相关问题。第三章主要对徽州宾兴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在资产来源方面,主要包括官吏、士绅、商人等捐助群体;在资产经营方面,主要包括发典生息和置产取租两种方式;在资产管理方面,主要从管理人员、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第四章着重分析宾兴对徽州的影响及其发展转型问题。宾兴对徽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和社会两方面,在教育方面宾兴不仅给生童发放膏火与奖赏银两,同时还解决了士子应试旅费不足的问题,因此促进了徽州地区读书应举以及中举人数的增多,在社会方面宾兴对当时的文风以及社会风气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对传统的以家庭、家族为主体的文化构造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宾兴也适时的转为新式学堂的办学经费而继续存在。
其他文献
TMS320C6455是 TI公司的一款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具有丰富的外部接口。本文介绍了该芯片外围设备组件互连(PCI)接口控制器的性能特点,DSP 内部的工作机制,地址映射方式,详细
宋代<诗经>学是<诗经>研究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宋代<诗经>学在总体上呈现出怀疑、创新的特色,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宋代<诗经>学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北宋庆
土石混合体回填土的渗流属于非达西渗流,不符合Terzaghi固结理论的前提。因此,土石混合体回填土的固结沉降问题难以依靠Terzaghi固结理论解决。经验证Forchheimer渗流模型符
十八大以来,随着“科教兴国”、“创新驱动”与“人才强国”核心发展战略的确立,我国对于科研课题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大,各类科技项目的立项数目与经费连续5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风险模型是对风险定量、定性研究的重要手段,从最初的个别风险模型到聚合风险模型,再到相应的推广模型,每一次理论的创新都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实际情况,相应的理论成果对实际的
黄瓜口感比较清凉,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黄瓜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本文具体阐述黄瓜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防治.
《古事记》由太安万侣奉元明天皇之命,于712年编撰成书,主要由《旧辞》与《帝纪》两部分构成,《旧辞》主要为神话传说,《帝纪》则记载了历代天皇的历史。由于其内容有很多杜
黄瓜是我国广大人民喜爱的蔬菜之一,现如今市场上对于黄瓜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对于黄瓜品质的要求更高,因此加强研究黄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至关重要。基于此,根据目前
企业信息化建设,其本身目的是为了在企业管理上做到较高的提升。而信息化建设,因企业本身的发展阶段与各自的需求不同有很大的不同。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之前,首先要明确自
梨果实病害是很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问题。Soremetr曾报道真菌病原菌感染是造成果实贮运期损失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梨产量与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但梨的单位面积产量、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