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每一位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遗传与进化》模块的知识抽象化程度高,逻辑性强,包含多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贴近生活实际,所以可以更好地承载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该模块同时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模块,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很不理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困难,是本模块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对《遗传与进化》模块(人教版)进行相应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很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对模型教学策略、科学史教学策略的相关概念作了归纳,综述了国内外模型教学和科学史教学的研究进展。在此理论基础上,采用教育实验法进行实践研究。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因素和教师因素等依据出发,设计了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和科学史教学结合运用的教学策略,考虑教育公平性,以轮组实验方式对遗传部分(人教版1~4章)开展教育实验,并6次组织测试,收集学生成绩作为教育实验数据。同时,对教育实验中的三个典型应用案例进行了陈列和分析。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遗传与进化》模块三种教学策略的结合运用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积极作用。因为三种教学策略的结合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突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改进学生学习生物的方式,提高学习成绩;发挥学生主体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率。对三种教学策略的结合运用提出如下建议:实施科学史教学策略方面,可恰当增加教材没有的科学史内容,需合理利用科学史素材,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实施模型教学策略方面,要提高教师对模型教学策略的重视,关注学生自建模型,善于结合运用多种模型,要注重结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过程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