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白杨新无性系苗期性状对比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of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部分由雌配子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对照进行组培快繁,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移栽后的组培苗在北京郊区和山东高塘县分别建立了16个无性系和6个无性系的苗期对比试验林,进行了年周期内的苗期表型性状测定分析。 研究表明,毛白杨新无性系在培养基MS+BA0.3+NAA0.1+糖30g/L+琼脂5.5g/L中芽分化较好,在培养基1/2MS+IAA1.0+糖15g/L+琼脂5.5g/L中生根较好;无性系间在芽分化、生根、瓶内生长和移栽成活率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在这些特性上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与参试的二倍体毛白杨比较并不占明显的优势。 田间一个年周期苗期表型性状测定表明,毛白杨新无性系表型性状在无性系间、地点间差异显著,无性系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在年周期内,毛白杨新无性系的树高和胸径生长进程在无性系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树高和胸径均具有“二次生长”现象,但二者在“二次生长”的开始期和持续期上具有明显差异。 相关分析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生长性状间、生长性状和冠型性状间相关紧密;且胸径与冠型的相关性要高于树高与冠型的相关性。田间苗的生长性状与试管苗的生根能力、移栽成活率相关都较明显,尤其与生根能力相关紧密。 通过对毛白杨新无性系12个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按照80%的累积贡献率得出三个主成分:材积因子、侧枝数因子和侧枝角因子。 对北京地区16个参试毛白杨新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可明显分为三类:(1) 速生型:生长快,有巨大性特点,表现出了染色体加倍后的生长优势。(2) 普通型:综合性状评价较二倍体对照没有明显优势。(3) 生长不良型:虽然染色体数已加倍,但性状表现不理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性状退化。结合方差分析,选出三个速生优良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分别为:1号无性系401、3号无性系84-1和11号无性系227—1。
其他文献
大扁杏(Armeniaca vulgaris×siberia)属蔷薇科杏属,特指以龙王帽及其优良品系为主的甜仁杏品种。目前,西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大扁杏普遍受到干旱和早春“倒春寒”的危害,产量不
该文分析了辽西地区水土保持林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了辽西地区植被类型现状、景观格局及其发展动态.在辽西地区最优植被类型组成、最佳森林覆盖率、试验区斑块镶嵌体格局
加气块雕绘盆景是一种新的瓮景类型,属于软石山水盆景研究的范畴,它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为原材料,经过精细的雕刻、渲染等工序,创作出融线条美和色彩美为一体的雕绘盆景。其雕刻
为了丰富沙区灌木资源,试验从美国犹他州引进六种十二个品系树种,在苗圃地进行了引种育苗试验。结果如下:(1) 伏地肤在播种前应进行水浸处理、四翅滨藜和三齿滨藜要进行层积处理
松树蜂(Sirex noctilio Fabricius),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树蜂科(Siricidae),树蜂属(Sirex)的一种重要林木钻蛀性害虫。该虫主要危害松属(Pinus)、冷杉属(Abies)、落叶松属(La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