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组织人力资源规划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强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区域创意产业发展对工艺美术职业院校的时代召唤急迫和高职院校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因规划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凸显的背景下,以S学院人力资源规划为案例,构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规划模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实现高校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衔接;增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提高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等。通过国内外人力资源规划和高校人力资源规划文献的回顾和分析,研究提出,高校人力资源是指高校中从事教学、科研、行政和后勤等工作的教职工的总和,不包括离退休人员。以广义人力资源规划概念为基础,本研究将高校人力资源规划界定为根据高校发展战略和环境特征,预测未来胜任高校任务的各类教职工人员需求与供给状况,制定平衡人员供需缺口的整体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实施、监督和评估的过程。高校人力资源评估与一般组织人力资源评估在程序上是相通的,应当包括设定高校发展战略与目标、确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盘点高校人力资源现状、预测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设计人力资源规划实施方案、评估人力资源计划的实施状况。本研究首先,明确了 S学院的发展战略、内外部环境条件;然后,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了解S学院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与问题。接着,S学院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建立在学院明确的人力资源规划目标基础之上,通过对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供给预测和供需缺口分析,制定人力资源供需平衡措施。最后,为保障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研究提出学院需要(1)建立和完善与人力资源战略相配套的制度体系;(2)建立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长效管理机制;(3)营造“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环境;(4)拓展有效地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5)加强教职工队伍的建设与组织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