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时间自我的研究发现,人们对现在自我的表征,既包含了积极的又包含了消极的成分,而对未来自我的表征则表现出一致的积极趋势。近年来,研究者们对自我的研究开始借助于关于建构水平理论。建构水平理论认为,人们对自我的建构既可以基于特征的、抽象的高水平建构,也可以是细节的、具体的低水平建构。而建构水平的高低受到时间距离的影响,对于未来自我,人们多采用高水平的建构方式,对于现在自我,人们则更倾向于使用低水平的建构方式。依恋类型不同的个体其自我表征存在差异,安全型个体和冷漠型个体的自我表征都是积极的,恐惧型个体和迷恋型个体的自我表征都是消极的。然而前人的研究都只是笼统的研究不同依恋类型个体的自我表征,并没有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研究。那么,依恋类型是如何影响不同时间自我的呢?个体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自我表征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呢?目前还鲜有研究探讨以上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就探讨不同依恋类型个体的时间自我表征的差异性。实验一沿用苏丹等人的研究范式,在大五人格词汇表中选取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各36个,要求被试在现在时间条件下和未来时间条件下对自我符合度做出评价。结果发现,不论是安全型被试还是不安全型被试,他们对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的评价都是相对积极的,但安全型被试和冷漠型被试表现出得更加积极,这恰恰验证了Batholomew等人的研究。虽然恐惧型被试和迷恋型被试对自我的表征也是积极的,但是他们的得分较低,接近消极得分,这可能受到自我服务偏向和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被试倾向于是用积极的词汇评价自己。实验二采用张锋等人的实验模式,在实验一词汇的基础上选出18个积极词和18个消极词,并根据积极词和消极词编写出对应的特质句,并根据特质句编出相应的行动句,要求被试也在现在和未来条件下,做自我的符合度评价。结果发现,个体对现在自我的表征并未受到依恋类型的影响,即他们都倾向于采用具体的、细节的低水平建构方式进行建构。这也验证了建构水平理论的人们对近期自我更倾向于低水平建构的结论。然而对未来自我的表征却受到了依恋类型的影响,安全型个体和冷漠型个体更多是使用特质的、抽象的高水平建构,恐惧型和迷恋型个体则即使用高水平建构,又使用低水平建构。这可能是他们对自己未来是不确定的,是模糊的,因而不能概括的抽象的表征出自己的未来,所以表现出在表征未来自我的时候更多的是使用低水平的建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