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羧甲基纤维素(CMC)是一种纤维素衍生物,易溶于水,在工业领域中,它的钠盐即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途十分广泛。在生产羧甲基纤维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高盐度高浓度的废水,主要含有纤维素、CMC等大分子,以及羟乙酸钠、氯乙酸、氯化钠、乙醇等物质。该类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课题通过接种复合耐盐菌剂,在不除盐、不稀释的条件下以生化处理作为主体工艺,采用厌氧-好氧-微电解-BAF组合工艺对羧甲基纤维素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研究,探究高盐废水直接生化的可能性,使该废水能达标排放。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初步探明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接种复合耐盐污泥,分别在22天和15天时完成了厌氧、好氧污泥的驯化与培养。厌氧反应的最佳水力条件为:水力停留时间96h,进水pH为7-7.5,反应温度为32~35℃;好氧反应的最佳水力条件为:水力停留时间为48h,进水pH为7.0左右,溶解氧浓度为3-5mg/L,反应温度为28~30℃。2、微电解-Fenton高级氧化工艺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且进一步去除废水的有机污染物。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初始pH值为2、反应时间为120min、 H2O2投加量为4%o,在曝气条件反应下对COD的去除率达45%以上。正交实验也表明,影响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各因素重要顺序为初始pH>反应时间>H202加入量。3、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对上述工艺后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曝气生物滤池的最佳运行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为5h,气水比4:1,填料高度大于60cm,反冲洗周期为7天。4、羧甲基纤维素生产废水经过厌氧-好氧-微电解-BAF工艺处理后,出水COD浓度<100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因此,采用厌氧-好氧-微电解-BAF组合工艺对该种羧甲基纤维素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是有效可行的,这也为实际工程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