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 56.1%,按照城镇化发展规律的“S”曲线,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城镇化的中后期发展阶段,中国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新的问题逐渐显现,产能过剩、城市库存久高不下等问题开始困扰社会各界,大中小城镇都存在这方面问题。如何走出低附加值的工业、劣质城镇化质量的瓶颈,走进高附加值工业、优质城镇化的新时代,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省特色小镇适时而建,跟随而来不仅仅是一块块高端新型、富有特色、发展形式新颖的产业园区,还有一个个活力生动、人文气息浓厚的新型社区以及一种新的规划机制、新的建设运营机制、新的管理机制。特色小镇有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有企业投资运营的创新,有政府审批管理的创新,更有规划模式的创新。本文讨论与研究的主题词是“特色小镇”,主要是根据实地的走访与调研,总结了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特点,分析了浙江省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大体上有三大创新,即规划机制创新、企业运营机制创新、政府管理机制创新。这三大创新基本贯穿了浙江省特色小镇从建设准备、规划、申报、审批、批建命名、运营与管理等全部过程。本文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特色小镇所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本文第二章是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评价,主要是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渊源与总体概况、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政策梳理与评价、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典型案例分析与评价等。本文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规划机制创新,主要包括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和工作创新。本文第四章主要是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运营机制创新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特色小镇投资创新、建设创新和运营创新。本文第五章主要是浙江省特色小镇政府管理机制创新,主要包括特色小镇申报机制创新、审核机制创新与监督机制创新等。本文第六章对本次的研究做了结论、推广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