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素与胃肠道癌关系的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肥胖症的实验研究[1],发现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类似细胞因子样的蛋白类激素-瘦素(leptin),其进入下丘脑与其特异性靶向受体(ob-R)相互作用发生结合进而调控摄食信号与脂肪代谢,从而调控机体的能量平衡。目前,有实验研究发现[2-4],瘦素表达广泛分布在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参与调控内分泌、免疫、造血及消化等多个系统,因而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多功能的神经免疫调节激素。另外,瘦素及其瘦素受体可以在多种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并且其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及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5]。瘦素及其受体可以对肿瘤转移及化疗药物耐药性的产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但是,对于瘦素在胃肠道肿瘤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胃癌及结肠癌组织中瘦素及受体表达分布进行检测,并用半定量方法计算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2.采用RT-PCR、原位RT-PCR方法对胃癌及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瘦素mRNA、瘦素受体异构体ob-Ra, ob-Rb 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3.采用MTT法、流式细胞计检测了外源性瘦素对胃腺癌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和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旨在明确结肠癌与胃癌组织中瘦素的表达、来源及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探讨瘦素在结肠癌和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发挥的生物学效应,通过阻断瘦素对治疗胃癌和结肠癌提供理论支持。第一部分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及意义[摘要]目的:检测瘦素及其受体在人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临床分期胃肠道肿瘤组织中瘦素及其受体表达的情况,进而初步判断瘦素对于胃肠道肿瘤的可能作用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本组病例包括90例胃癌,其中50例肠型胃癌组织、40例弥漫型胃癌组织,收集结肠癌标本70例,并收集40例肠上皮化生组织、9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其中轻、中、重度各30例)。另用免疫组化法及组织原位RT-PCR法检测瘦素及其受体在胃肠道肿瘤组织的表达部位,并计算其阳性细胞率及半定量分析来进行分类。对其中60例临床病例资料完整者给予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确定。结果:82.9%肠上皮化生、84.3%轻度不典型增生、86.5%中度不典型增生、94.3%重度不典型增生、94.5%肠型胃癌、33.4%弥漫型胃癌组织具有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的双重表达,其中在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与肠型胃癌组织之间,轻、中以及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之间瘦素的双重表达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但是,对于肠型胃癌组织双重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组织(x2=37.022,P<0.001)。瘦素在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7%、87.73%、86.21%、77.27%、74.10%;瘦素受体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52%、87.17%、80.17%、76.67%、74.20%。通过统计学处理后,瘦素及瘦素受体在结肠癌中的表达率和结肠癌的病理类型之间均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肠型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存在瘦素和瘦素受体的高频率表达,可能以自分泌调节形式在肠型胃癌的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第二部分瘦素对胃肠道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瘦素对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及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外源性瘦素对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1及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生长、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应用浓度为0,5ng/ml,50ng/ml,100ng/ml,200ng/ml的瘦素具有刺激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1及结肠癌细胞株HT-29生长的作用;2.5ng/ml,50ng/ml,100ng/ml,200ng/ml的外源性瘦素作用72h对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和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细胞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细胞株SGC7901与细胞株HT-29在200ng/ml外源性瘦素作用下其抑制细胞的效应最为明显。结论:在一定浓度和作用时间范围内外源性瘦素具有刺激胃腺癌细胞株及结肠癌细胞株生长的作用,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或抑制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第三部分瘦素mRNA在胃肠道癌组织中的表达目的:研究胃腺癌及结肠癌组织中是否具有瘦素mRNA的表达,明确胃腺癌细胞是否存在瘦素自分泌调节现象和具有合成内源性瘦素的能力。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胃腺癌组织及3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中瘦素mRNA的表达。结果:30例胃腺癌组织及3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瘦素mRNA表达均为阳性。结论:胃肠道肿瘤细胞自身具有合成和分泌内源性瘦素的功能,存在瘦素自分泌调节现象,可视为胃肠道源性瘦素在胃肠道肿瘤组织中的“异位分泌”。
其他文献
前言目前,预防和控制家禽传染病除加强饲养管理外,主要依靠疫苗免疫,特别是油乳剂苗的免疫。油乳剂苗的生物安全性高,具有用最小量的抗原,最少的接种次数,延长免疫刺激时间,使机体产生足够量的抗体的特点,所以品质优良的油乳剂苗是保证免疫效果的前提。在以往油乳剂疫苗生产过程中,添加2%的硬脂酸铝来增加稳定性,但黏度较大引起免疫注射的应激反应大,这种现象在种鸡免疫中表现尤为明显。为此,设想通过去掉硬脂酸
会议
第一部分胸腺素β4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目的:探讨胸腺素β4 (thymosin β4, Tβ4)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及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消化内科及重症医学科急性胰腺
目的:阐明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3(CARD3)对小鼠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及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第一部分:采用WT和CARD3 KO小鼠,建立炎症性肠病模型,行表型相关分析,明确CARD3基因在炎症性肠病中的重要作用。选用6-8周,雄性,体重20-24 g,WT和CARD3 KO小鼠,各随机分成普通饮水组(normal drink, ND)和葡聚糖硫酸钠饮水组(DSS组,即将葡聚糖硫酸
细胞色素P450 (Cytochrome P450, CYP)是一类富含血红素的药物代谢酶超家族,参与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代谢,具有重要的药理学和毒理学作用。目前,已知人CYPs共有57个家族成员,分为18个亚家族。CYPs催化功能受到基因、内源性物质(如激素)、外源性物质(如药物和环境毒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CYPs的活性水平差异是临床药物的药效和毒性存在明显个体差异的重要原
当前,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和相应的技术的提高,能获得的数据不仅仅是基因表达数据,还包括甲基化数据,miNRA数据,蛋白质数据等等。这一技术上的革新以及数据量的增多,使得我们对基因调控功能的探索这一基本的基因组学任务不再单一的考虑。基因在不同的调控阶段受到不同的调控子的控制,生物体是一个机整体,但是他有着复杂的结构,基因并不是孤立的在生命体中存在的,生物体中的各部件相互作用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和
武汉电离层探测系统(Wuhan Ionospheric Sounding System,简称WISS)是集成了垂测、斜测和返回散射探测三种功能的多功能探测系统,能够通过扫频探测获得垂测、斜测以及返回散射电离图。对WISS电离图进行反演有助于其更好地监测探测区域内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情况,进而更好地拓展其应用价值。本文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反演WISS获取的垂测、斜测以及返回散射电离图来实时地获得监测区域内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市场化脚步越来越快,这为国有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要想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国有企业就必须从内部资产管理入手,而在国有企业总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较大,其管理水平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还都不是特别完善。为此,文章主要对国有企业
目的调查四川省某艾滋病高流行县≥50岁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制定该人群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月,抽取四川省某县20个乡镇中≥50岁的HIV/AIDS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分析中老年艾HIV/AIDS病人抑郁、焦虑症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抽取498例HIV/AIDS病人
背景和目的:多种原因(如:创伤、肿瘤、手术及先天因素等)可导致膀胱缺失,临床上尤其以膀胱肿瘤最为常见。对于肌层浸润性或高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而言,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是必然的选择。目前临床上常使用肠道进行尿流改道常导致很多并发症,如尿路感染、肠梗阻、分泌粘液、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同时,牺牲一个器官来重建另一个器官已经不符合科学的发展。组织工
茉莉酸(JA)信号应答反应受到磷酸化修饰作用的调节,调控其应答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MYC2也被证明受到磷酸化修饰的调节。但是,目前关于参与JA信号调控的激酶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可以磷酸化修饰MYC2的激酶也还未被鉴定。我们鉴定了Casein Kinase Ⅱ (CK2)作为MYC2的直接上游,可以磷酸化MYC2并调控其对靶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进而影响JA信号应答反应的激活。同时,我们鉴定了CK2α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