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过程糖汁主要特性变化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fer_hf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专题研究了糖汁蒸发过程热敏性物质变化规律、蒸发各效汽凝水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蒸发时间、温度、清汁pH、酰胺、氨基酸、还原糖等条件对糖汁品质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糖汁蒸发的基础上,建立蔗糖损失动力学方程、色值变化动力学方程,以及探讨糖汁中含氮有机物的变化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实验分析各效糖汁的热敏性物质变化规律,发现:蒸发过程糖汁重力纯度有升有降;还原糖含量、糖汁色值随着蒸发效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氨基酸态氮在Ⅲ效前波动较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酰胺含量逐效降低,Ⅱ效之前,酰胺分解较快。Ⅲ、Ⅳ效蔗汁中酰胺分解反应较弱;糖汁pH随着蒸发效数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   2、汽凝水中CO2随着蒸发效数增加而增加;汽凝水中NH3的在Ⅲ效前上升较快,从Ⅲ效到Ⅳ效NH3含量基本不变;汽凝水pH逐效下降;汽凝水含糖量逐效升高。   3、通过研究糖汁蒸发过程中蔗糖损失动力学,结果表明温度的影响符合Arrhenius方程。蔗糖损失动力学方程为:dS-dt=2.4359·S·e2.8528-T。   4、通过研究蒸发过程中糖汁色值变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温度的影响符合Arrhenius方程。色值变化动力学方程为:dA-dt=40.234e3.9687-T。   5、通过分析蒸发各效糖汁中氨基酸的成分知,含量较大的5种氨基酸依次为:丝氨酸、门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酸;各效糖汁氨基酸量先增大后减小,Ⅰ、Ⅱ效蒸发罐内氨基酸的变化较显著。模拟糖汁蒸发的试验结果为:酰胺只有在碱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分解。无论是在弱酸性、中性、还是在弱碱性溶液中,氨基酸与还原糖的反应均可以进行。   6、试验分析了蒸发温度、清汁pH、蒸发时间、酰胺、还原糖、不同种类氨基酸对糖汁品质的影响,结果是:①糖汁的重力纯度与蒸发温度、酰胺含量、还原糖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清汁pH呈正相关关系。糖汁重力纯度随蒸发时间的增加先降后升再降;酸性氨基酸对糖汁重力纯度的影响最大;②糖汁中的还原糖与蒸发温度、酰胺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清汁pH呈负相关关系;还原糖随着蒸发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在酸、碱、中性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的影响最大;⑧糖汁色值与蒸发温度、时间、酰胺含量、还原糖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清汁pH越低,色值越高。碱性氨基酸对糖汁色值的影响最大。④由此得出结论,糖汁pH下降与蔗糖的分解、还原糖的分解、酰胺的分解、糖汁在蒸发罐内的停留时间以及入罐清汁的纯度有关。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食品包装纸的安全性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食品包装纸的主要成分是无毒的天然植物纤维,但是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化学品可能部分残留于纸张
在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有机酸过程中,发酵过程的反应速率往往随着有机酸的积累而受到抑制,如何消除或减轻这种由目标代谢产物有机酸积累而引起的酸胁迫抑制,是获得有机酸发酵过程中高产量、高产率和高生产强度的关键。因此,本论文以一株能在胞外大量积累丙酮酸的光滑球拟酵母(Torulopsis glabrata)四重维生素(硫胺素、生物素、吡哆醇和烟酸)营养缺陷型菌株CCTCC M202019为出发菌株。通过适应
In this paper, a Sr2+and Dy3+co-doped γ-Ce2S3 red pigment was synthesized via a combination ofcoprecipitation and sulfurization processes. Mixed oxide was prep
Ce-modified Mn-Fe mixed-oxide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a citric acid sol-gel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Raman,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汽车作为新时代的代步工具,从研发至今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也不可避免伴随着交通事故的发生。大量事故研究表明,提高汽车的碰撞性能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大大降低对驾驶员及乘客的伤害,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也逐步走进研发者的学术领域。初期的实车实验虽然效果显著,但费用成本消耗太大,且实验周期过长,已从研究碰撞性能的主要手段变为研究的辅助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CAE行业登上历史舞台,利用计算机仿真
学位
This work wa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by NH3 on calcined and hydrothermal treated cerium loaded zeolite catalysts.The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