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准物质是分析测试的“砝码”,为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有效性和可溯源性提供重要保障。在转基因检测领域,标准物质对于转基因食品、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及其含量的准确分析至关重要,而标准物质研究在此领域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定值、制备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等方面亟待提高与完善。本文以孟山都公司开发的转基因大豆MON87751为研究对象,围绕标准物质研究领域的现存问题,开展如下三个方面研究:1.建立了标准物质的双重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的绝对定量方法。目前,MON87751大豆在国际上主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进行定量测量,尚无采用ddPCR进行绝对定量分析的报道,且国内也没有该转化体的检测方法发布。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基于ddPCR核酸绝对定量技术平台,建立了转基因大豆MON87751双重ddPCR方法。研究内容涵盖了ddPCR的特异性、重复性、线性动力学范围、检出限和定量限,以此确定了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以10组10%的MON87751大豆样品作为分析对象,结果表明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10%~0.71%之间。当模板DNA浓度低至4 copies时,重复间测量值的RSD为16.95%,小于欧盟要求的25%,ddPCR的定量极限是4copies。2.采用重量配比法研制了MON87751大豆三个浓度梯度的标准物质。本研究将转基因大豆MON87751和其受体材料MON87751经过原材料鉴定,符合制备基体标准物质的要求。含水量测定转基因大豆MON87751转化体粉末含水量4.53%,受体含水量为4.40%,低于规定的10%。转化体及受体DNA抽提效率比值为1.033。经过激光粒度仪验证确定5 min的研磨时间将转基因大豆MON87751转化体以及受体研磨成粉末,按质量分数称量配制得到转基因大豆MON87751基体标准物质99.8 g/kg,9.9 g/kg,1.0 g/kg,并经过ddPCR方法进行测量,结果为10.04%,1.00%,0.11%。经统计学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一致性良好。以此实现了量值通过重量法溯源至SI单位,通过ddPCR方法传递至下一级实验室的完整链条。3.建立了MON87751大豆基体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模型。本批标准物质采用重量法配比的质量分数作为标准值,并评定其不确定度,结果表达为(99.8±0.034)g/kg,(9.9±0.072)g/kg,(1.0±0.091)g/kg。对转基因大豆MON87751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标准物质的单元间和单元内均匀性良好,可在常温(25℃)条件下运输14天,-20℃条件下稳定储存12个月。使用ddPCR对三种梯度基体标准物质的特征量值和不确定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达为(10.04±0.034)%,(1.00±0.071)%,(0.11±0.090)%。转基因大豆MON87751基体标准物质分装每瓶1 g,使用时最小取样量为100 mg。综上,通过三项标准物质关键技术研究,确定了转基因大豆MON87751基体的量值、计量溯源性及测量不确定度,可用于转基因大豆MON87751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以及方法评价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等领域。同时,为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及相关领域核酸标准物质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