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逆变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zjfa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文明前进的历史就是一部对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历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大量增加的同时,传统化石能源的储量越来越少,而在对传统能源的消耗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却越来越严重。近年来,风、光等新能源发电以其天然无污染和蕴含丰富可再生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得到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通常先组成微电网再进行并网。作为连接分布式电源和配电网的枢纽,逆变器的多功能控制在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逆变器是由电子器件构成,优点是易于控制、响应速度快,但是存在缺乏传统同步发电机具有的惯性和阻尼的问题。如果可以设计控制算法,使其具有同步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就能够结合两者的优点,有利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本文正是利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控制方法,提高逆变器的接口特性。该方法不仅能够在孤岛时为微电网提供电压和频率的支撑,还可以在负载波动下为逆变器增加惯性缓冲和阻尼效果,参与微电网电压和频率的调节。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电网逆变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在传统化石能源缺点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依靠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分布式电源以组成微电网的形式进行利用的现状和前景,指明了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在引出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之前,对比了几种传统微电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根据传统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建立了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结构。根据有功-频率调节特性和无功-电压调节特性将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分为有功环和无功环来进行研究,设计了虚拟调速器、虚拟摇摆方程控制结构以及虚拟励磁调节器。通过小信号模型和传递函数,分析了逆变器主电路参数和虚拟转动惯量、虚拟阻尼对系统输出功率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并对参数进行了设计。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上进行了系统的仿真。仿真模型分为主电路、有功频率、无功电压、虚拟阻抗以及SVPWM控制五个部分,又详细介绍了主要控制器的搭建过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下逆变器的仿真结果分为:孤岛运行带电阻性负载和阻感性负载的输出特性;并网条件下给定参考功率发生变化时的输出特性;对比了相同负载条件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和下垂控制的频率输出特性;在负载进行切换时虚拟惯量和虚拟阻尼对频率输出特性的影响。最后,以DSP320F2812为控制芯片,研制了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逆变器硬件实验平台。以CCS3.3为软件平台,编写了控制算法的实现程序。结合硬件平台和软件程序,实验部分首先对霍尔、调理、过零等电路的输出波形进行了验证,在校对了SVPWM控制信号之后,对控制算法下逆变器的输出波形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证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程序界面是人机交互的窗口,从早期的命令行方式发展到今天普遍采用的GUI方式。可以通过控件组件以至Chart这类大型的组件来方便快捷的构造程序界面,但用这类标准组件只适合规则
光时域反射仪(OTDR)只能测量各取样点处的衰减值,不能自动地判断出事件点.实际光纤线路的信号中常常混有噪声,在故障分析中必须将事件点信息从噪声中提取出来,再精确地判断出事
慢性疲劳综合症(CPS)是指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头痛、咽喉痛、淋巴结压痛、关节肌肉酸痛或僵硬、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体力或脑力劳
<正>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一组以长期持续疲劳为突出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头痛、咽喉痛、肌肉关节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抑郁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一组症候群
基于磁荷模型的蔓维间接边界方法在计算静磁场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点,为提高计算精度,降低计算成本,建立了以等效磁荷为待解变量,基于Galerkin离散的三维静磁场积分方程自适应求解
PowerBuilder作为比较流行的数据库前端开发工具,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强大的数据窗口(Data Window)技术.利用此技术可生成各种复杂的报表,但在打印出各种特殊格式要求的报表时,往往需
虚拟同步发电机由于可模拟同步发电机的下垂特性和转动惯性,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针对不同的本体模型作了理论对比分析,二阶方程在模拟同步发电机电气特性的同时,还可发挥逆
在WindowsXP环境下.使用VB2005制作一个漂亮的颜色渐变的进度条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