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思的恶与行动的思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xyo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尝试从对“平庸之恶”的研究入手,追踪阿伦特政治哲学的几个关键问题:“根本之恶”与“平庸之恶”的关系,恶与思的关系,思与行的关系。这三个问题在本文中是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始终的。首先,将阿伦特“平庸之恶”思想的奠基进行追溯,分别简述了古希腊、基督教和康德在恶的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以及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对恶的问题的初次探求。其次,将视角由社会转向个人,以艾希曼审判为切入点,来分析在恶的制度背景下个人如何逐步陷入无思以及这种无思之恶的危害性,澄清极权统治下个人的道德责任。由此,开启了以思抑恶的可能尝试,在分析了沉思的“孤独”特征之后,发现面向自我的无声对话无法直接在行为上体现为善恶选择,故而将判断作为一个连接思考与行动的关键中介纳入分析,判断是一种精神能力,同时对行动具有直接的指示作用,故而能够打通思与行的鸿沟。总之,平庸之恶的产生与社会环境有涉,但更与个人的心灵密切相关,尝试从个人的角度消解平庸之恶,必须沿问题的来路返回,去寻找思的力量,然而能够消解恶的思,并非是沉寂的玄思,而是质疑的思、行动的思、解放了心灵能力中所具有的政治性判断能力的思。由此,来说明阿伦特把政治生活拉回到哲学的主旨及核心价值中,使得哲学的意义也回到了古希腊城邦时代——苏格拉底的内在精神生活与现实城邦生活的内在关联之中。只有在这样的内在关联之中,我们才有可能尝试消解“平庸之恶”,或者说,至少在“黑暗时代”的“根本之恶”中,保持清醒的反思状态和独立判断。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方法 在尘肺病教学中,将本校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1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54)与对照组
对学校2009级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药事管理学课程PBL结合CBL教学的实践进行总结,以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实现教学效果与教师业务水平的双提高
中国是文化遗产大国,为了能够更好地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准确认识和阐释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和遗产构成。通过对国外和国内的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对比我国文化遗产价值
民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既是社区层面上民族交流交融的基础,也是空间尺度上民族互嵌的具体呈现,代表着中国民族融合发展的总体特征和趋势。文章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10年
本文以宁波市政务APP为例,分析了目前政务APP在开发设计、运营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政府、APP技术和用户角度提出建议。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进步,日益增多的现代生物医学仪器已成为医学诊断、治疗、康复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医用电子学就是适应时代的需求,由电子技术高度发展并渗透进医
<正>刚上市不久海底捞最近又有大动作。10月28日,斥资1.5亿元打造的海底捞全球首家智慧餐厅在北京正式营业。这家筹备3年的智慧餐厅,用五大"黑科技"对等位、点餐、配菜、出菜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深入地开展,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师教教材转化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的方式开展。能否让小学生在概念课中依然保持高昂、愉快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