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角下城市社区和转制社区治理的比较研究——以萧山城厢街道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z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各领域,国内外学者不断地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到各个具体的实践领域,推动发展性社会政策体系的形成。社区治理作为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核心,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课题,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手段。而城市社区和转制社区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社区具有不同特点,这种差异性也恰恰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基层社区治理发展的动态过程。   本文将社会资本理论作为一个主要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两种社区类型的社区社会资本存量问题,并探讨通过有效发挥现存社区社会资本存量来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根据对国内外学者观点的梳理归类,学者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即社会资本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将社区社会资本也分为三个层面:社会制度规范层面、社区组织层面、社区价值层面。通过对这三个变量进行操作化和具体化分析,从而认识不同社区类型中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及其发挥功能的途径。论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并辅之以一定量的个案访谈及组织召开各社区书记主任的座谈会议等研究方法收集相关数据资料。旨在强调政府主导下的基层政府和基层社区的双向互动,并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等维度凸显政府在提升社区社会资本中所承担的公共性责任及提供相应对策。目的是为政府制定社会政策奠定现实和理论基础,实现政府治理机制不断优化和社区自治能力不断提高的新局面。   本文是对杭州萧山城厢街道两种类型社区一种实证调查研究。城厢街道城市发展速度比较快,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强,是属于东部沿海“先发”,毫无疑问,其所遭遇到的基层社区的发展问题也具有“先发”性,其所展现的基层社区治理的经验也必然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社区治理形成“示范性”。本文通过对城厢街道的城市社区和转制社区的比较性研究展现城市化进程中当前社区治理模式的优势和困境。并导入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展现中国特色基层社区治理的本土性经验,展现社区治理的新目标和新路径:新目标是通过社区社会支持度提升来实现“社区资本”的增量,达成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新途径是通过社区专业化服务来凝聚“社区共同利益和文化”,提升社区参与度和认同度。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将社会资本理论运用在一个新的视野中,并用其将城市社区与转制社区进行有效的衔接,用独特的视角认识转制社区在城市化过程中独有的优势性,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界对转制社区研究的不足。并通过对城市社区和转制社区治理现状对比研究,剖析两种类型社区的社会资本存量的优势和困境,促进转制社区逐步向城市社区逐步接轨,抑制“伪城市化”的出现。
其他文献
学位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的研究试图在有效
期刊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量农地转为非农用地。土地因供求变化、外部投资及用途扩大等因素实现了大幅增值。农地被征收后,如果仍按土地的原产值给予农民补偿,反映
学位
口岸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通道和窗口,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口岸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口岸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