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间质浸润深度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uqi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术后宫颈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60个月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间质浸润深度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青岛市立医院妇科中心接受手术早期宫颈癌患者(Ⅰ A2~ⅡA2)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共计282例。治疗为手术治疗,手术范围广泛子宫切除术(或改良的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组织标本均由我院两名高级职称病理专家进行病理诊断。宫颈癌患者的分期基于国际妇产科医师联合会的临床分期标准(FIGO,2009)。观察指标:(1)一般情况:患者年龄。(2)病理学特征: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临床FIGO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状态,肿瘤脉管癌栓,宫颈间质浸润深度。(3)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深部间质浸润的其他影响因素:肿瘤直径和是否新辅助化疗。单因素分析用于研究间质浸润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间质浸润深度影响显著的临床和病理因素进行多元分析,确定哪些因素是宫颈间质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生存曲线,观察不同间质浸润深度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6岁,≥35岁患者262例,<35岁患者20例,将病理类型分为两组:鳞癌及非鳞癌,组织分化程度:分化良好(G1)130例,中度分化(G2)88例,分化差(G3)64例。脉管癌栓:119例淋巴血管间隙浸润阳性,163例淋巴血管间隙浸润阴性。淋巴结转移:163例患者无淋巴结转移,119例淋巴结转移。肿瘤FIGO临床分期:ⅠA2期7例,ⅠB1期130例,ⅠB2期62例,ⅡA1期82例,ⅡA2期7例。术前共131例新辅助化疗和151例新辅助化疗。肿瘤大小:病灶≤4cm者213例,病灶>4cm者69例。与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相关的因素:①单因素分析显示:间质浸润深度≥1/2与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新辅助化疗和肿瘤直径相关(P<0.05)。它与患者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组织学类型,宫旁浸润,新辅助化疗和临床FIGO分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脉管癌栓阳性,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是宫颈间质浸润≥1/2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生存曲线显示:宫颈间质浸润≥1/2的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为78%;间质浸润<1/2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 94%(P<0.05)。结论:1.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间质深部浸润的因素有:淋巴结转移,肿瘤脉管癌栓,肿瘤直径及新辅助化疗。2.脉管癌栓形成,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淋巴结转移是间质深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阳性率越高,淋巴结转移越多,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宫颈间质深部浸润的检出率越高。3.对于间质浸润深度≥1/2的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间质浸润患者1/2。因此。对于子宫颈深部间质浸润的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和密切随访。
其他文献
(一) 议会制的起源与发展英国的议会制历史悠久,它最早起源于1265年的“西门国会”。早在1215年,“无地王”约翰(1199—1216年)被迫签署的“大宪章”规定,非经王国“大议会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人脐带MSCs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将36例符合选择标准的中重度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n
二氧化碳排放所引发的温室效应是当前诸多国家和地区颇为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近年来,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部门其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农业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农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在持续增加。当下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获得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三者的平衡关系。因此,如何有效的实现农业碳减排也变得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碳排放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的归纳,
使用Node.js研制开发了移动版的个人记账系统,介绍了整个系统框架的设计及关键技术,应用该系统可实现移动用户随时随地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记账.对同类系统的研发、Node.js相关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寻求中国革命真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经典之作,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积极开发、挖掘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对于我们追求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具有重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状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提示此地区属多种区划交界的过渡地区,藓类植物种类丰富,区系特殊,但尚未有人做全面系统的研
言语行为理论主要是英国牛津学派哲学家奥斯汀在50年代提出来的,六七十年代又由塞尔、格赖斯等人加以修改和发展.目前已成为语用学中一个最重要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语言的作用
采用周期均值叠加法和马尔可夫链法对黑河干流莺落峡断面年径流过程进行了预报分析。结果表明:周期均值叠加法分析出莺落峡断面1945—2007年系列的第1周期约为22 a,和黑河干流
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的促生长作用在多种植物中已被广泛研究,但对我国大小兴安岭地区极具开发价值的天然寒地浆果资源---笃斯越橘根系优良菌株的开发利用研究较少。本文以大兴
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开宗明义,首先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非如传统建筑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一个侧面.在论述了“人居环境科学”的缘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