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铁论》是我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儒家著作。书中记录了两千年以前关于国家施政方针的辩论,其主要内容是对西汉政府当时的政治、军事、财经、社会等问题的检讨和反省。该书由儒家学者桓宽根据辩论会上双方的发言整理而成。《盐铁论》记录了我国古人对经济社会等问题的抽象思考和具体意见,对现代经济理论有着借鉴和参考的地方。书中展示了西汉时期政府官员与民间学者对治理国家的不同思路,及对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不同观点。会议上双方从对日常经济政策的争辩,扩大到对经济思想上的辩论,特别是经济伦理思想。这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经济思想百家争鸣的情况,也从另一面反映了西汉时期经济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什么,这为汉代和以后朝代的经济思想提供了价值标准,同时也对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起到了奠定作用。《盐铁论》书中的辩论双方在继承先秦百家思想的基础上,又对他们的经济伦理思想进行了融合和发展。相对来说,民间学者(贤良和文学)一方是典型的儒家信徒,主张儒家的经济伦理思想;而桑弘羊一方则没有固定的思想信仰,他们引用各方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主要是法家观点),可以说是机会主义者,暂且可视为法家一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变迁和特征,力图对书中的经济伦理问题作出一个比较科学的总结。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同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梳理。第二章,主要介绍参与辩论的双方,以及他们所讨论的四个问题:一是对经济问题的辩论;二是对征伐匈奴与和亲问题的辩论;三是对德治与法治问题的辩论;四是对人性问题的辩论。第三章为本文重点,指出盐铁之间的争论,其根本还是对义利的争论。贤良文学继承儒家重义轻利的观点,桑弘羊一派继承法家思想,主张自利。通过对利义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末、奢侈、贫富、官营民营等问题,其实质还是义利问题的延续。最后一章,是对该书所蕴含的经济伦理思想的总结,以及对我国当下市场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启迪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