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320层容积CT 4D动态扫描,分析髌股关节异常对合患者在膝关节屈曲运动中的诊断指标,探讨在CT扫描时最有价值的屈膝角度,为髌股关节异常对合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3月~2015年2月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临床确诊为髌股关节异常对合的患者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择符合研究目的的25例(30膝)列为实验组,其中男11例,12个膝关节,女12例,18个膝关节,平均年龄28.46±6.20岁;征集正常膝关节16例(32膝)列为对照组,其中男9例,18个膝关节,女7例,14个膝关节,平均年龄28.35±6.71岁。均采用Toshiba Aquilion ONE 320层容积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50mA,曝光时间0.5S。使被检查者俯卧位采用主动运动方式在10S内双侧膝关节做动度0o~120o的匀速屈伸运动,无间隔曝光,用4D Dynamic joint—continue方式扫描。将扫描获得容积数据(volume)发送至Vitrea fx(version 2.0)后处理工作站,采用4 D动态重建方法进行分析。获得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容积扫描图像及动态重建图像。轴位像分别选取膝关节屈曲0o、30o、60o、90o、1200,然后分别测量股骨滑车角、和谐角、外侧髌骨角。所有计数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应用SPSSl9.0软件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不同,尤其在膝关节屈曲0o-30o范围内两组的FTA、CA、LPT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本研究发现仅依靠某一角度指标对判断髌股关节异常对合有一定的局限性,动态CT扫描不仅能反映髌股关节的异常排列程度,还可以提供动态变化趋势,显示了动态CT评价髌股关节异常对合的优势。3.动态CT图像测量FTA、CA、LPTA,对诊断髌股关节异常对合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是静态检查所不能达到的。